1985年我21岁,“以工代干”借到机关政工科从事宣传工作。那一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出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号召。恰好3月14日13时许,我所在单位吉化污水处理厂发生了一件救人的好事。
接到汽车队党支部书记武庆法的电话,我来到车队,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27岁的司机王凤山,开着四平大客车路过化肥厂炭黑沉淀池时,听到呼救声,棉衣都没有来得及脱就跳到冰水中,奋力将3名落水儿童捞出。据在场的人讲,当他力排浮冰将最后一个小孩托上冰层时,已精疲力尽,脸色铁青,嘴唇发紫,最后救上的孩子也口吐血沫,奄奄一息。我到获救孩子的家中核实,最大8岁是女孩孙娟娟,另外两个是男孩,7岁的关杰,6岁的吴英明。他们在冰面上玩耍时掉到冰水中。
核实完情况后,我迅速撰写了一篇500多字的通讯,《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因為当时3月份是全国精神文明宣传月。过了2天报道就刊登在市委机关报《江城日报》上。没想到的是,这篇报道让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奇生看到了。他来到污水处理厂调研时,人们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
有人说,公司又出一个先进典型,应当大力宣传表彰,给予重奖,涨工资、给住房......
有人说,此人平时不咋地,小胡子,喇叭裤,外号“瓦尔特”,救人纯属赶上“点”了......
说他好,为什么入厂5年没有当上先进?他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劳模,怎么能当典型?
一“跃”激起千层浪。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东北,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李奇生认为,这件事绝不是救人这么简单,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激发人们转变观念。他敏锐地扑捉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契机。
接着,吉化公司从党办、宣传部、工会、团委4个部门抽调出精干人员,加上《吉化报》记者以及污水处理厂团委、宣传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驱车到王凤山曾经下乡、上学的地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4月26日,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由我执笔集体起草的长篇调查报告《你认识王凤山吗?》发表在《吉化报》上。调查报告将王凤山的情况包括工作中的失误全面介绍出来。然后,围绕着王凤山救儿童是人道主义的一时冲动,还是有良好的思想基础;怎样看待王凤山入厂5年没有评上先进;应该向王凤山学习等问题,将讨论扩展到整个公司10万职工中。与此同时,《江城日报》《吉林日报》《新长征》杂志也在同一时期开展讨论。
广大职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100天讨论,政工干部更新了观念,青年工人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老中青之间增强了理解和信任,全体职工形成了共识,即:理想就在身边,就在脚下,就在本职工作之中。
在这场大讨论中我得到锻炼。公司大型调查报告由我起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由我接待,《吉林日报》大讨论首篇评论《“一般人”并不“一般化”》编辑工作交给我一气呵成。
我在讨论中认识也得到提升。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存在着认识典型上的唯心主义,宣传典型上的形式主义,学习典型上的主观主义,总是希望典型“高大全”,习惯于“吹爬拔”,其后果是“假大空”。通过选树王凤山,让我们看到典型的生命力,这样的典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感觉真实、可信。王凤山是一般人的代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王凤山”,一般人中自然也有典型;典型只能是真人,不能是完人;典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对典型神化,也不能对典型求全责备。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新、做活,“认识王凤山”大讨论成为样板。创新工作得到中宣部的认可。吉化党委因而荣获最高荣誉——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李奇生本人获得《半月谈》杂志创新奖。
思想一变天地宽。吉化从1986年开始了为期3年的主旋律教育,一年一个主题,“我爱吉化”“我为吉化争光荣”“我为吉化创效益”,为1989年全国化工行业学吉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5年过去了,我一直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也多次荣获各级组织授予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光荣地晋升为高级政工师。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其实也是观念更新、思想解放的40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逐渐看见了生活中的真色彩、全颜色,人们的思想包括衣着打扮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认识王凤山”大讨论告诉我们,只有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化去看人看事,去分析问题,才能抓住时代的本质特征,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