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为何物?原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后人曾专门有注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据《史记》记载: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正因其有了如此不同的象征意义,人们还赋予了鼎许多特殊的语言含义,如成语“一言九鼎”“鼎力相助” “大名鼎鼎”“鼎足而力”等等。
那么鼎有多重?据资料记载,秦始皇兵马俑中出土的秦鼎高61厘米,重212千克。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的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因此到目前为止,被称为传国重器的九鼎到底有多大、多重成为了一个谜。正是因为其神秘和具有的巨大象征意义,后人才有了诸多的故事。
故事一:楚庄王问鼎。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并且颁布规定,“有敢谏者死无赦”!在伍子胥的父亲武举隐语入谏后,他说出了“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传世名言。其后在大夫苏从进谏后,楚庄王开始了一系列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举动,他罢淫乐听政,诛杀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命武举、苏从当政,于是国力强盛,当年便灭了庸国。楚庄王六年,讨伐宋国,又获大胜,旋即成为春秋五霸中称霸一方的诸侯。
楚庄王八年,他借着讨伐陆浑戎的名义,一直进军到洛水,并且在周天子的脚下检阅部队,向周王朝炫耀其武力。周定王便派遣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于是,楚庄王便借机向王孙满询问起周朝的传国之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巧妙地告诉楚庄王,能不能统治国家,在德不在鼎。已经志得意满、意在天下的楚庄王傲慢地声称:“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但王孙满巧妙地回答,今天“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于是楚庄王只有带兵回去了。
由于楚庄王问鼎有妄图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后来人们便用“问鼎”来喻指图谋夺取政权的言行。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是轻易不敢“问鼎”的,除非不怕遭来杀身之祸或者真正拥有了问鼎的实力。
故事二:秦武王举鼎。秦武王是谁?据记载,他应该是秦孝公的孙子。秦孝公在位时,任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至秦武王即位时,韩、魏、齐、楚、越慑于秦国的强大,都归附于秦国。在国力逐渐强大的时候,秦武王也有了“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狠矣”的雄霸之心。
秦武王不但有雄霸天下之心,而且自己也有一身好力气,还酷爱角力游戏,并且手下的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也以为武的这一喜好而皆做了大官。这与历史上“楚王好细腰,宫女尽饿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君王的喜好,在過去无疑决定了许多人的前途和命运。
秦武王也因为这一嗜好导致自己丢掉了卿卿性命。武王四年,他和孟说在洛阳比赛举鼎,失手砸断了自己的胫骨。这年八月,武王仅仅做了四年的秦国之王便一命呜呼。自己的一己嗜好,不但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一起举鼎的孟说。因为有力气受到武王垂青、做了大官的孟说绝对没有想到,是武王让自己享受到了荣华富贵,也同样因为武王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导致了一个家族被诛。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孟说早知会落到这般下场,一定再也不愿意举鼎了。
故事三:项羽扛鼎。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不由得不仔细揣摩,司马迁老先生为什么不把项羽的这一举动写成举鼎而写成扛鼎呢?何为扛?无非是用肩膀托起来,或者用背托起来。私下揣测,前面秦武王因为举鼎而砸断了自己的右腿胫骨,还有人敢再举鼎吗?前车之鉴在那里明摆着,还有谁敢举?就不怕砸断了自己双腿,丢了性命?故而,项羽扛鼎为实际而且真实可信的。
至于后人把秦武王的举鼎改换成了霸王举鼎,估计有以讹传讹的因素在里面。虽然项羽也自诩为“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可能没有真的举过鼎,而只是扛了一下而已。这扛过的鼎有多大、多重,现今已无法考证,但这个鼎绝对不是故宫博物院里重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事实上人们把真正举过鼎的秦武王给忘记了,究其原因,可能除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西楚霸王没有得到天下的惋惜之情外,还有对于秦国连年征战,搅得民不聊生的厌恶之意在里面,甚而至于秦始皇称帝后,对秦国在治理天下中的残暴之痛恨也饱含在里面,于是后人把对项羽之惋惜、对秦之痛恨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把举鼎之英勇行动加于项羽身上,这个想法是完全有可能的。
回望历史,一个鼎就有许多故事,包括近代、现代的问鼎中原等等,还产生了许多故事。只是很想再说一句:鼎原本只是一个物件,当我们赋予了它许多象征意义的时候,才会产生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会消亡,而真正能够留下来的则是那句经典的话语:在德不在鼎!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鼎,良好的德行,才是今人和后人真正应该认真践行的。
浪子燕青为何人见人爱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位居天罡星之列,排名第三十六位的是天巧星——诨名浪子的燕青燕小乙是也。
虽然燕青燕小乙排名三十六天罡星末位,却又比地煞星高了一个层次。如论起上山时间长短,功劳大小,燕青能够排名到这个位置,有点不合常理。但从梁山的发展过程和后来的走势来看,燕青燕小乙排名在这个位置,应该是符合其实际身份的。
个中缘由,我以为是燕小乙个人魅力所致,这大概也是他屡屡受到重用和落得个好归宿的重要原因。
其一、燕青相貌帅,男人女人都喜爱。自古喜爱美色的大有人在,能看到美色不动心如柳下惠者有几人?貌若潘安,女人喜欢;美如貂禅,男人垂涎。燕青在《水浒传》中一出场,就使人眼睛一亮,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腰细膀阔,一身雪练也似白肉,身上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著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不只一般人喜欢他,就连名动京师和皇帝相好、见惯了风月场中无数好男人坏男人的李师师也禁不住为之心动。
其二、燕青能耐多,各行精通,而且水平高。吹拉弹唱,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因了这种道行,不但可以在宋江找门路、通关节的关键时候和李师师应酬唱和,疏通关节,而且还因手持象板,唱了一曲《渔家傲》,惊动了听惯靡靡之音的皇帝,天子竟然亲自撰写赦免燕青无罪、诸司不许拿问的御书。由此可见,这会唱的工夫带来的效果真是非同一般。此外,燕青可以说得诸路乡谈,省得诸行百艺的市语,因此可以扮作奸细,刺探军情,了解内幕而不至于被发现,这个能耐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其三、燕青武艺精。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这般用短箭射鸟的工夫确实不一般,而且用短箭伤人的暗器工夫,经常在关键时候立下战功。比如救过卢俊义的命,射死番将等等。总结起来,大概用八个字可以形容:业余射鸟,战场杀敌。
不仅如此,燕青还有更绝的活儿——相扑。这手相扑工夫也为燕青挣足了面子。在泰安东岳庙上一扑,放翻了立擂两年无对手的相扑高手任原,还撂倒了靠相扑、踢球起家,官做到太尉、自称相扑天下无对手的奸臣高俅。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也对燕青畏惧三分。一般人都不愿意和李逵一起出门办事,生怕这黑爷爷惹是生非管束不了,唯有燕青可以约束李逵。因为李逵若不听话,燕青一出手,李逵就乖乖倒下了。可见一物降一物的道理是不错的。
其四、燕青会办事。见皇帝老儿,会妓女朋友,聚江湖义士,甭管什么人,燕青都能和人家说到一块儿去,真可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且很会处理疑难问题。领导不方便办的事,不方便说的话,交给燕青一切就都妥帖了。宋大哥通李师师这样的门子,这样关键的、不能与外人道的隐私问题,小乙哥都能处理得妥妥帖帖,还有什么事情是小乙哥做不到的?所以给小乙哥带上一顶“梁山第一秘”的帽子应该不过分吧?像这样会办事、能办事、办成事,领会精神快、百伶百俐、道頭知尾、点头会意的秘书哪里去找啊?既有一把手宋大哥的垂爱,又有二把手卢大哥老主人的关照,再加上自己的聪明伶俐,弟兄伙里和江湖内外事情处理得圆滑妥帖,也就无怪乎刚上梁山不久未立什么功劳的小乙哥能排名三十六天罡星的位置。
其五、燕青看得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尽文章。人这一生,参透名利场的能有几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人皆欲求之。靠艰苦奋斗的有之,靠蝇营狗苟的有之,各种手段用尽,都是为了这点名利而已。譬如宋江、卢俊义等人,一心一意就是为了所谓的青史留名、封妻荫子,到头来靠着弟兄们的鲜血挣了个功名,却没有想到结局被药酒害死。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能够看透人生,辞官不做,隐逸山林,以终天年的大概也只有燕青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其他如李俊、童威、童猛等,虽然也急流勇退,但最后也只是到了化外之国,做了国君、大臣而已。燕青是最了身达命之人,先在替一把手疏通皇帝关节办事的同时,稍带着给自己也办了大事,弄来了一道无罪赦书,随后又在大功告成之际,看透了“韩信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的人生结局,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江河湖海中潇洒浪迹而去,这也许是作者早早埋下“浪子”诨号的伏笔吧。但真正能像燕青这样的人,古往今来的也实在不多矣,反而经常看到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生悲剧。
掩起一卷《水浒传》,既有为他人悲叹的同时,更深深地为燕青的聪明伶俐、武艺高强、睿智通达而击节。人若都能做到燕青这样,方是大英雄、真英雄,怎么能不让人爱怜呢?又怎么能不人见人爱呢?
一哭一笑亦淡然
晚失眠,就打开书柜翻书来看。找不到新书看,随手拿出已经蒙上一层薄薄灰尘的《三国演义》,不知不觉又进入到铁马冰河的历史中,感受已经久远的氛围。
掩卷之际,天色已大亮。忽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涌上心头,这好像不是我少年轻狂时读过的号角齐鸣、金戈铁马、打打杀杀的《三国演义》,也不是我挥斥方遒中感受的羽扇纶巾、谈笑中强虏灰飞烟灭的《三国演义》。这是我人到中年的《三国演义》,有一点淡泊,有一点顿悟,曹操的笑和刘备的哭,两个形象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曹操大笑,在笑声中透着悲壮与苍凉,在笑声中感受着人生建功立业的豪迈,在笑声中融进了更多对失败的淡然,对自己重新收拾旧山河的信心与决心。他的笑声,有一种笑傲江湖的味道在里面。约略统计,《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大笑有数十处。曹操的第一次笑,是在董卓专权,滥杀大臣,欺凌皇帝,一众大臣无计可施,唯有抱头痛哭时,曹操独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在别人的斥责和疑惑声中,曹操愿意借七宝刀一口,以己之力,前往刺杀董卓。这是曹操第一次人生嬗变,体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英雄气概。
及至后来,在战张绣和赤壁大战等败北之时,曹操依然有着非同常人的胸怀。在艰难困苦中,在别人的凄惶惊恐中,他放声大笑,若我在此伏兵,当如何如何?这里面固然有马后炮的意味,但不得不承认,曹操的大笑,能够在此时稳定军心,能够体现败不馁的胸怀,这总比打了败仗就要拔剑自刎的人强多了。从更深一层的意思上去解读,不难发现曹操的笑,往往是通过自己所吃的败仗、对经历战争的惨痛教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后,笑自己,也笑别人。笑自己是自己考虑不周以至失败,笑别人是别人倘若更加细致周密,在险要处埋下伏兵,将一举把他歼灭,让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曹操的笑,不仅显现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机智和胸襟,这笑的背后分明还有一股杀气,还藏着一把锐利的刀。这是一把致敌人于死地的刀,这是曹操作为英雄、奸雄最真切的体现。
曹操也哭,为失去爱将和谋士而哭。他哭的是人到中年建功立业之艰难,哭的是“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生命之短暂。他希望的是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他为失去爱将典韦而哭,他为中年夭折、足智多谋的郭嘉而哭,他既哭别人也哭自己。但我们看到曹操哭完后便擦干眼泪,为自己的雄心壮志继续战斗。曹操的哭,哭得慷慨激昂。从这层意义上说,曹操称得上一个斗士,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士。
相比较而言,刘备倒是一个擅长运用哭的典型。《三国演义》中刘备一出场便介绍道: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就是这样一个贩履织席为业的号称中山靖王之后的落魄子弟,因为有了重新出人头地的大志,便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案例。在他先投靠公孙赞,后投靠袁绍、曹操、吕布、陶谦、刘表等人的过程中,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刘备才逐渐掌握了哭的诀窍和妙用,也使其原来性格中喜怒不形于色开始有了“哭”的本质转变。
刘备之哭,有真情实意的流露,也有假模假样的惺惺作态。其实质是表演多于真情,其动不动就“掩面而哭”就可明了。
陶谦要把徐州让给他时,他用眼泪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却三辞而不受。好不容易接收了陶谦的徐州,却又因张飞醉酒责打曹豹,被吕布袭取丢失了唯一的地盘。张飞自责要拔剑自刎时,刘备夺剑掷地,还套用古人的话,说出了振振有辞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我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其实刘备心中虽然恼恨张飞丢了城池家小,但在他窘困潦倒,只有关羽、张飞两个铁哥们儿的情况下,还得靠这两个武艺出众的哥们儿保护自己,怎能在用人之际让张飞自杀?无奈只有说罢大哭。其惺惺作态由此可见一斑。及至徐庶因曹操要挟不得不离开刘备时,刘备闻言大哭,泪如雨下,送了一程又一程,还要伐尽树木,“因阻我望徐元直之目也”。其哭的境界此时别人已望尘莫及,实质目的恐怕在于笼络人心。
在被曹操大军追得狼狈逃窜之时,因百姓追随,大哭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其内心估计已经窃喜之极。看看,我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但刘备也说出了一番成大事的人生道理:“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归心,这才是成就王霸大业的根本所在。
刘备表现最假惺惺的一件事情,乃是赵云于千军万马中拼命救出了后来不成器的阿斗。刘备先是哭泣,然后接过阿斗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文中写道,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当然刘备也有真情流露的一面。关羽骄横,被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最后走麦城而死。刘备闻言哭倒于地、哭绝于地,后文中又写道:“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这也许是刘备真实感情的表达。及至张飞因鞭责手下被杀,刘备才真的动了肝火。两个结义哥们儿都死了,他一方面恼羞成怒,另一方面又为当年的誓言所困,不得不有所表示,遂不听任何人的劝告,兴兵为兄弟报仇。只有这唯一的真情流露,他怒火攻心寻东吴复仇未果,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这是刘备人生意义上真正的一次大失败,几乎将苦熬苦挣了数十年的基业丢失殆尽。刘备也由此而后悔不已,经过此次失败,刘备不久便慨然离世。
有歌曲道,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都是一样。人生哭也好笑也好,都是一生。哭笑本是人的七情六欲,但搀进了太多的功利色彩,人生少了些许趣味,少了些许真情,岂不是味同嚼蜡?
人的一生,谁人不哭,谁人不笑?该哭的时候畅快地哭,该笑的时候痛快地笑,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哭也好,笑也好,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但终究归于尘土和笑谈。正所谓:翠华想象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