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哈法亚的中国石油人(外一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3010
■ 李秀恩

  哈法亚,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阿拉伯语意为水草丰沛之地。哈法亚油田,伊拉克十大油田之一,一个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相互角逐的地方。从东亚到西亚,远隔千山万水,人们的肤色、语言和风俗都相去甚远,但因为有了石油,大庆与哈法亚这两个同处湿地沼泽,同样苇草丰茂的世界级大油田,也就结缘成了大庆石油人逐梦的地方。

  哈法亚油田,是“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在国外打井的第二站。李新民成长在钢铁1205钻井队,钻井专业一毕业,就来到了“铁人”带过的这支英雄队伍,很快从普通钻工,成长为技术员、副队长、党支部书记,2003年又接过了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的重任。

  “把井打到国外去”是“铁人”王进喜和他那一代石油人的梦想。李新民是一个把责任和使命看得比什么都重,在工作和生活中讲责任、重担当,一心要让铁人队伍的旗帜更鲜艳的人。接任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后,他想得最多的就是要像“铁人”老队长那样,带好队伍、传承好责任,早日把井打到国外去!

  2006年,他作为DQ1205钻井队平台经理,率队把井打到了苏丹,让铁人队伍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了非洲大地。在苏丹,4年多的时间,他率队打井47口,开创了3/7区打水平井的先河,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高指标、新纪录,一举夺得了当地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PDOC钻井杯。

  就在他带领队伍驰骋于苏丹市场之际,中国石油携手法国道达尔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签下了伊拉克哈法亚油田20年的开发服务合同。哈法亚油田,地处传说中的“伊甸园”,原油储量高达160多亿桶,是处于伊拉克底格里斯河畔的巨型油田。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既然哈法亚油田储量这么丰厚,前景这么喜人,那么不论多么艰苦、多么艰险都勇往直前的大庆石油人,能不为之心动吗?当听到这一消息时,李新民心潮激荡了,血液澎湃了。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井打到伊拉克去!

  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让人羡慕,但伊拉克的安全却令人担忧。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个发祥于两河流域,曾创造了古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的国度,就一直处在频繁的战争之中。先是两伊战争打了8年,接着是海湾战争遭受了军事“沙漠风暴”,2003年美英联合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直至2011年年底,才撤走最后一支部队。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给这个国家留下的创伤,除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经济十分落后外,更可怕的是在人们的心中种下了战争和仇恨的种子。因此,残暴恐怖的人身袭击,在这里不断传出;血肉横飞的人体炸弹,在这里频频爆炸,人们在惊悸与战栗中度日如年。

  有人劝李新民别到伊拉克去了,那里风险太大了。此时,1205钻井队已经走出了国门,在苏丹也已树起了旗帜。伊拉克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安全根本没有保障,特别是由于长年战乱,30多年没有搞过开发,地质资料十分匮乏。李新民坚毅的一句话,至今都让人感怀和钦佩:“危险再大,也没有国家的需要大。只要能为国家打更多的井、找更多的油,就是再难再险我也要去!”

  一个为了国家能把安危置之度外的人,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险阻不能战胜,还有什么难关不能攻克呢?李新民转战伊拉克后,再一次打出了铁人队伍的声威,打出了中国石油人的风采。

  2013年元旦之后,为了深入宣传“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同志要深入哈法亚调研,我有幸随行。

  飞行在波斯湾海峡上空,由东南向西北一路飞行。波斯湾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湛蓝的海水鳞波片片、银光闪闪,海中的小岛,仿若珍珠跌落玉盘般璀璨耀眼。放眼远眺,阿拉伯沿岸大片的沙漠和盐沼,与伊朗海岸陡峭的山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古亚述、波斯、阿拉伯和土耳其人,相互征战时金戈铁马的厮杀早已遁去,近代英国和荷兰殖民者入侵时的血腥杀戮,也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演化成了历史,但波斯湾及其周围作为世界“石油王国”所引起的世人觊觎还在当今延续。

  飞行11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巴士拉国际机场。步入机场,大家刚聚集到一起,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的接机人员就给大家讲安全措施,要求一路上都要穿好防弹背心,一旦有武装袭击就要戴好安全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下车,一定要听从保安人员的指挥。

  从机场出来,坐在加有厚厚钢板的防弹车内去公司。司机和保安人员一人一把冲锋枪就放在右腿边,腰上还别着手枪,一路上也都十分警觉地查看着前方的动向,还不时用对讲机联系着什么。

  来到异国他乡,当地的一切那么陌生、新奇。大家看着车外,每隔10分钟左右就是一个检查站,就有持枪人员进行检查。旷野到处都坑坑洼洼的,全是沙漠化的滩地,风沙也是一阵阵地刮起,空中自然弥漫着沙尘。生命力很顽强的低矮植物,稀稀拉拉地生长在大地上。曾经的“东方威尼斯”,如今是如此的破败。

  次日晨,我们早早起床洗漱,用过早餐后,等安保公司的防弹车一到,我们便穿好防弹背心,乘坐防弹车直奔哈法亚。

  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钢盔,但莫名的恐慌还是隐隐存在的。不管怎么说,伊拉克的安全是让人担心的,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更何况从巴士拉到哈法亚路途遥远,需要几个小时的车程,路上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哈法亚油田所在的米桑省,在国际安保公司的地图坐标上,又属于醒目的黄色地带,它的危险等级仅次于巴格达。

  一路上,刺人眼目的是战争期间被炸毁的坦克,被丢弃的废旧轮胎,破败的城市和村落……从巴士拉到哈法亚,车程大约在3个小时左右,我们先后经过了20多处戒备森严的检查站,接受武装警察、石油警察以及私家安保人员的检查。

  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架有机关枪、机关炮、喷着迷彩色的悍马车和全副武装的军警检查站。每当看到他们,人们就不难想象,战后的伊拉克,环境该有多么恶劣,形势该有多么严峻,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战争多么可怕,和平多么可贵。

  经过一路的颠簸和频繁的检查,当天中午我们来到了哈法亚。从巴士拉进入米桑省,沿途发生了很大变化,巴士拉那光秃秃、沙漠化的地貌被湿地取代了,越往前走不仅水塘多了,有些蒿草和芦苇还长得足有一人高。路边的村庄和城镇也好起来了,道路平了,房屋新了,路上的车辆也不那么破旧了。

  进入哈法亚营地,我们先后经过了三道安全检查。第一道是在距营地1公里处,是设在公路上的检查站,检查后每人配发了一个胸卡。第二道是营地大门的安检,除人人要下车查验胸卡外,所有车辆都要车里车外、车前车后地进行检查。不仅如此,就连车的底盘也要用专业探测工具详细检查一遍,为的是防范爆炸装置。第三道是进入营地后,设在营区大门口的检查,这道检查主要是查验胸卡。

  在哈法亚营地,一吃完午饭,我们就来到了哈法亚油田中心处理站,深度了解油田的开发建设和数字化油田自动办公、视频会议、远程监控、无线通讯等情况。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李新民所带领的DQ029队,与队上的外籍地质监督、钻井监督和中外作业人员一起座谈。

  座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几起让人心惊胆战的恐怖事件。2010年春节,在出入哈法亚营地必经的卡哈拉桥下,检查人员发现了75公斤炸药,若是在人们通过时被遥控引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还有,2011年9月16日,反政府武装恐怖分子把四枚迫击炮对准了油田营地,若不是当地牧民及时报告,后果将该多么惨烈!中国石油人为了祖国勇闯海外市场,他们不是当今最可爱的人吗?

  夜宿哈法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中石油影视中心的主任一起,在李新民的陪同下,踏着晨霜、顶着寒风,来到了他所在的大庆钻探营地。就像战前打仗要马上出发一样,我们匆忙地吃了口早饭,就急匆匆地来到钻井队施工工地,开始了紧张的现场摄录。

  离别的午餐,设在了李新民所在的营地,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领导,哈法亚油田、渤海钻探和长城钻探的代表,大家一起共聚井队食堂。丰盛的午餐,因为要急着赶返程飞机,没有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当天上午10点40分我们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哈法亚之行是匆忙的,但在哈法亚的中国石油人,为了国家的石油安全,不顾千难万险,忘我拼搏,那情景、那精神镌刻心灵,永远不会淡忘……

大地的挚爱

大地负载万物。而广袤的大地上总有一些地方,因为历史的风云际会,被赋予超越凡俗的神奇力量,使那原本平常的泥土、岩石都闪烁着温煦超然的光辉,散发出让人心灵炽热的温度,对人的灵魂产生巨大的引力,成为千万人热切朝拜的心灵殿堂。

  松基三井,无疑就是这样一处圣地。 松花江、嫩江两条巨龙从神秘幽深的长白山和绵延千里的大鲜卑山蜿蜒而至,吞吐着祥云瑞气,在松基三井的身旁盘旋流连,合流东去,而脚下的黑土地则与岁月的风雨一起默默注视着这天地万物的无尽沧桑。

  或许,在遥远的历史深处,鲜卑部落的金戈铁马,女真军阵的猎猎旌旗,都曾从这里惊鸿般掠过,又有谁向这片土地投下匆匆一瞥?

  大地沉沉睡亿年。残忍的倭寇多次向这方圣土投下贪婪觊觎的目光。真的应了那句“大地无语,天道有知”的箴言,处心积虑的强盗带着遗憾被时代的洪流击溃——黑土地怎么能将自己积蓄亿万年的财富,拱手让给残害她儿女的强盗呢!

  新中国10周岁那年,隆隆的钻机声打破荒原亘古的沉寂。蕴藏亿万年的宝藏,通过深及千米、径不盈尺的井筒喷薄而出!

  那是公元1959年9月26日16时,当乌黑的油龙挟雷霆之势纵身跃出的一刹那,一个灾难深重但自强不息的民族,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冲天而起的充沛能量。

  这一天,离共和国的10岁生日恰好还有4天。这一瞬,金秋高爽的蓝天,淡淡的流云,黄绿交错的草原,雀跃欢呼的人群,夕照中美丽乌亮、动感十足的油龙,被历史永远定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幕在几代石油人的心中历历如新,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之中。

  有了这片荒原的馈赠,神州更加淡定、从容,那位戎马倥偬的“独臂将军”更加行色匆匆、意气风发,一次次乘着他的军用吉普车从松基三井旁飞驰而过。

  一列列满载物资和将士的火车向这里驶来,那位后来名震寰宇的西北汉子王进喜也是这人群中的一个。他兴冲冲地奔下火车,用浓重的甘肃口音急切地说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钻机到了吗?井位在哪儿?”

  春秋倏忽。松基三井,这个当初的“金娃娃”已成为国家级文物。文物多是被历史风干、表情已然凝固的标本,而松基三井却依然生机蓬勃,只要你拧开阀门,她还会意兴勃发地喷出油流……

  她牵手数以万计摘下领章帽徽成长为工人阶级队伍的中坚力量;她注视着一名普通钻工最终成长为民族英雄;她陪伴着一片荒原变成了魅力四射的“绿色油化之都”;她骄傲着一个满目疮痍的古老国度有了“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气度和伟力!

  有些由地下喷涌出的泉水被冠以“第一泉”“第二泉”或“圣水”的美称,多是因为那泓泉水曾以其甘冽清爽滋养哺育过一方生灵。

  松基三井是什么样的泉呢?

  她是能量之泉,有了她,才有了5000万吨稳产几十年的大庆油田;她是精神之泉,有了她,才有了至今鼓舞我们前进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她更是民族的圣井神泉,她哺育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梦!

  这,就是大地的挚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