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实质上依然是人的世界观的反应,传统儿童文学对于童心的建构性营造,现代和后现代对于童年的解构性叙事,这些写作都呈现出对于美善和假恶的价值判断,以及强烈的审美或审丑倾向。同时,因儿童世界的率真和澄澈,儿童文学所折射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更为清晰明了。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国儿童文学写作有了更为开阔的写作视域,很多作品在童年本位的基准上,恰恰超越了童年视角,用更为丰富多元的叙事方式来呈现中国式的童心童趣,在更加敞开的维度上来叙述中国儿童的经验和情感世界。
本期介绍三本儿童文学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都是超越童年视角之后对于童心世界的精心摹写。作家们将童年的现实经验材料重新揉捏与打磨,从而将原本仅仅属于儿童视角“一叶落下”的讲述方式,推进到“落英缤纷”的文学叙事,中国儿童和他们的经验世界在更加阔大的地域文化、历史风俗和情感心理等维度得到了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学呈现。
《耗子大爷起晚了》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韵味回溯了女孩丫丫的一段童年时光。在具有浓厚皇家文化元素的颐和园和北宫门地界,耗子丫丫从童年视角出发,文本呈现出了满族、京味、皇家园林的独特文化内涵,在灵动、幽默和略带滑稽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文本凸显出颇具时代特色的亲情、友情、仁义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小说开篇中对于丫丫童年孤独生活中各类趣事的描写,尤其是小女孩与耗子大爷之间颇为戏谑的场景叙事,营造出丫丫独特的个性气质。同时通过丫丫日常生活接触的众多人物,摹写出在一个物质匮乏时代,中国式伦理、风俗、亲情和道义对于人的濡染和浸润。丫丫的童年是质朴、快乐和单纯的,然而丫丫的童心世界则是丰满、复杂和饱含世事沧桑的。文本超出想象的語言能力,让阅读在欢乐中行进。同时作家面对时代历史的大情境,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视域,在对于人性更为辽远宽厚的同情之理解中,让丫丫的童心明心见性,成为一个自足而独特的存在。
《野蜂飞舞》穿越尘封的二战历史,通过中国少女在颠沛流离战争环境中的童年记忆,叙述了独特历史时空中的真善,以及真与善中凸显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教养和情怀。小说在少女率真而娇憨的叙事腔调中,非常传神地表达了战争年代年轻个体明亮而温暖的存在。作者着力刻画了少年男女在战争环境中的纯真情愫,以及这种朦胧的情愫在历史和命运面前的脆弱和无助,读起来颇有荡气回肠的感受。在对于一个个年轻生命的回溯中,文本摹写了战争中的中国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中国式抗战中,后方的知识分子、学生和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生存和命运的坚韧与抗争。这种抗争是以一日三餐和上学放学的日常表达出来的,由此我们获得的是对那个时代异常清晰而具体的文学感知。作者笔下的人物穿越历史的阴霾,呈现出对于独特战争年代刻骨铭心的追溯与回忆,小说在明亮的底色中赋予那些年轻的生命永恒的光亮。
《焰火》是一朵明亮的蓝色之花,照亮少女懵懂而稚嫩的心灵世界。这部小说具有真挚的生命情感体验,在对少女时光的长情回溯中,作者重构了少女的精神世界,叙述少女心性深处最幽深的回忆,这些回忆幻化成一个个场景、意象、人物和故事,在悠长的时光之旅中凸显出情感心理的深度与厚度。这部小说借用了命运的魔法镜像,通过哈娜的命运悲剧叙述命运和生存本身的残酷,与此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少女心性的向光生长。小说将灵动的成长主题、厚重的生活主题和沉重的命运主题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赋予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丰厚的人性内涵和审美意蕴。
郭艳,文学博士、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