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写作是我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

时间:2023/11/9 作者: 儿童文学选刊 热度: 22081
贾颖 吴丽丽

  吴丽丽:

  首先恭喜您获得20188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是您当初参加《少年文艺》首届青年作者改稿会的作品,后来获得了“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请简要介绍一下这篇作品的创作经历吧。

  贾颖:

  获奖是意外的惊喜,是对我的鼓励吧。对于获奖,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孩子,一直在往前走,往前走,忽然,有一个人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对他说:来吧,孩子,给你一份礼物。得到礼物的孩子,除了欢喜,会不知所措,会有一些惶恐,我就是那样的状态。

  2016年秋天,我参加了《少年文艺》编辑部组织的首届青年作者改稿会,并按要求带了新近创作的短篇小说《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那次改稿会让我对自己,对儿童文学创作都有了新的认知。在改稿会上,大家遵循要求,坦诚地对其他作者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客观地指出作品的不足。同时,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这是很难得的一个机会。因为大家在各自的创作过程中,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定势里,很难跳出固有的思维来反观自己的创作,即使修改,可能也只是在一个平面的状态下做调整。改稿会就不一样,除了主编、责任编辑,还有邀请的专家和作者,大家聚在一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精雕细刻同一部作品,作者再修改,就是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从多维的角度去雕琢,作品也会经历一个质的飞跃。

  如果没有那年的改稿会,我的《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可能也会发表,但是它可能不会获得“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更不会获得2018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关于这个短篇小说,它早就在我的心里,开始动笔是在2016年的春天,到秋天参加改稿会的时候,正好写完一稿,并做了第一次粗略的修改。改稿会上,责任编辑单德昌老师针对这个短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转达了执行主编谢倩霓老师对这篇稿子的修改意见,比如里面人物的设置、相关细节的处理等等。后来获奖的《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就是改稿会后综合大家的意见重新修改的。

  在此,也感谢《少年文艺》首届青年作者改稿会的每一位作者和所有的编辑老师。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单德昌老师,在2008年,我还是一个初学者的时候,他给予我信任和鼓励,使我能够在儿童文学创作这条美好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并将继续前行。

  吳丽丽: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这个题目很有韵味,画面感特别强,而且“画”在文中多次出现,意味深长,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取这个题目的缘由吗?是否受到了民谣歌手赵雷《画》的启发?

  贾颖:

  给自己写的故事起题目,就好像给心爱的孩子起名字一样,总是下不了决心,觉得哪一个都不够好,哪一个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那个。

  我心里有阿东这个故事已经很久了,大概有两三年,就一直放在心里。在感觉里,好像总差着一点点儿什么东西,所以始终没动笔写。2016年春天的时候,偶然听到赵雷的《成都》,很喜欢,于是就把他所有的歌曲找出来,一首一首地听。听到《画》的时候,正是夜半时分,窗外是一轮明月,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赵雷的歌声在我耳畔一遍遍回响: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我坐在月光里,泪流满面。于是,我开始动笔写我心里的故事,题目就是《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我无比热爱这个题目。

  吴丽丽:

  “离家出走”是儿童文学中经典的叙事意象。在《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中,阿东面对母亲即将再婚的困扰,在十六岁生日这个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日子离家出走,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望和对英雄父亲的告别,完成了一次特别的成人礼。您是如何看待离家出走的?为何在这篇作品中采用“出走”的叙事安排?

  贾颖:

  在孩童时期,或者说,一直到少年时期,我们在心里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念头:离家出走。只不过,有的人付诸行动,有的人只是在心里想想。

  我年少的时候付诸行动的离家出走,一共有两次。一次是我还没上学,姐姐带我从妈妈家到姥姥家。那一次,我是从犯。所幸路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一次是我上中学的时候,走了一半儿又回来了。后来,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我自己的体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向父母或者是社会来证明,我,是独立的,不是谁的什么。我有表达见解的权利,我有独自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我需要被尊重——我也许和你,你们,期待的不一样,但是请尊重我的不同。

  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孩子,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需要一定的空间,是只属于“我”的,就像中国书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创作也一样,有了这种留白,一纸之上,轻重浓淡,疏密有致,才更具美感和张力。

  吴丽丽:

  文中用了大量鲜活的细节来展示阿东和父亲日常相处的画面,饱含深情,使得作品具有了坚实的生活质感,父亲的形象也显得立体丰满,这个人物在生活中有原型吗?

  贾颖:

  父亲,也就是“将军”这个形象,是我父亲和一位我敬爱的长辈的综合体。我父亲是军人出身,他以训练战士的方式,把我和姐培养长大。他在我和姐姐的心目中,就是英雄一样的存在。还有一位我敬爱的长辈,他总是给予我很多关照,也教会我很多东西。我是个贪玩的人,虽然热爱写作,可是有的时候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每到这时候,他就会警告我:如果你愿意承认你有一点点儿小才华的话,那就不要浪费自己。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地成长。

  吴丽丽:

  每位作家笔下都有一个“精神故乡”,作为一位来自鸭绿江畔的作家,您的作品中经常提及“鸭绿江”。早前有评论家指出您作品中的“鸭绿江”,“仅仅作为故事中的一个地理标志,并没有就此深入进去,写出‘鸭绿江’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中,我感觉到“鸭绿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标,而是承载了复杂的情感。它无情地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是一位英雄灵魂的安息地,更是一个少年心灵慰藉的港湾。您为何如此钟情于建构“鸭绿江”这个文学地理空间?最想将“鸭绿江”的哪些特质传递给读者?为此,您会做哪些准备和开拓呢?

  贾颖:

  一条河流对于一个城市,是一双灵动眼睛。一个城市的灵魂,可能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这双眼睛折射出来。我是这样想的。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它是一条特别的河流,包容、恢宏、平静。既是一国之界的终点,也是一国之界的开始。它承载很多故事,比如甲午海战的古战场,比如鸭绿江上放排子、木把子、木帮,等等。当年放排子时,从长白山放下来的木头,有一些至今还沉在江水里。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暴雨季,顺着江水往下游跑,追赶一根从江水里漂浮起来的木头,现在把它做成了木雕放在家里。你看到它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沉重的生命质感。

  我生活在鸭绿江边。我心里对鸭绿江的热爱,就好像我是飞翔在上面的江鸥,是春天飞来的白鹭,是在冰排间觅食过冬的野鸭子。我就是从鸭绿江里生长出来的一滴水。当我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它也会在某一个瞬间疼痛。当它波澜壮阔的时候,我也会胸怀壮阔。就是那种感觉。

  可能是我太浅薄了,对鸭绿江的理解和感悟还不深,还停留在浅层的情感上,所以,在表达上还有些力不从心。这些年,我在努力积累,比方说,阅读相关的史实,了解相关的民俗,做一些笔记。我希望我能够厚重起来,能有底蕴,能以情感为起始,很真切地表达出一个充满生命质感的鸭绿江。

  吴丽丽:

  您曾经从事过记者工作,在《高三(4 )班的那娜》《马达的地图》等作品中,都出现过记者阿姨的形象,记者的工作经历给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賈颖:

  我很感激16年的记者生涯。记者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能够成为很多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这是我的偏得。因为记者的特殊身份,孩子们赋予我一种信任。对“记者”这个职业的信任,使得他们对我不设防。我离开新闻战线快9年了,这些年是一个沉淀期,我曾经采访过的孩子在我的记忆中始终鲜活,我会把他们的故事都写出来。

  吴丽丽:

  您创作儿童文学的初衷是写故事给女儿读,寻找与处于成长期的女儿更好的沟通方式,现在您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是什么促使您继续坚持创作儿童文学?在写作的时候,您会预设自己的读者群体吗?

  贾颖:

  是寻找我和世界的沟通方式吧。我总是觉得我没长大,其实,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永远在成长,也许永远也长不大。我就是这种感觉。我就是个孩子,我有好多话,好多心事——有欢喜,有委屈,有小顿悟,也有迷惘,想通过文字的方式“说”出来,是纯粹的表达自我。

  在写作的时候,没特意预设读者群。想写就写了。想这样表达就这样表达了。想说一个这样的故事,就说了。观照我的内心的话,我觉得,我的故事,可能更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孩子。因为我现在的心理年龄,很多时候,就在这个区段。

  吴丽丽:

  您的不少作品都会涉及亲子关系问题,比如《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中阿东与母亲之间微妙的关系,《青春假想敌》中青春期女孩与更年期母亲的冲突,《漫长的雨季》中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裂痕等。您为何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表达,想通过作品传达出一种怎样的亲子观呢?

  贾颖:

  相互信任,尊重,交流,彼此需要,还有原谅。一定要有原谅,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孩子对父母。

  吴丽丽:

  我在编辑您的短篇作品集《我的同桌叫太阳》时,发现您早期创作了不少童话,而且喜欢在小说的现实故事中融入一些幻想元素,比如《穿越时空的相逢》《记忆的橡皮擦》等,但近年来似乎以小说创作为主,而且偏重写实,是什么促使您在创作体裁和风格上做出改变?

  贾颖:

  近年的创作是我当记者时期经历的一个反刍期,所以,偏重于写实。可能以后还会写童话。我也不知道。顺其自然吧。也许我以后什么都不写了,专心去为孩子做些具体的事情。比方说,到贫困山区教书,为缺失爱和安全感的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也可能开个书店或者阅读吧什么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