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辣卤鸡蛋,
五毛钱一个,
味道好得很!
小巷响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以至让操着秦腔的关中人,倍感新鲜,大人小孩争相学唱,形成了“卤鸡蛋效应”。
美文大家周作人先生,一九三四年曾写过一篇《一岁货声》美文。他说:“从友人处借来闲步庵所藏一册抄书,名曰《一岁货声》……记录一年中北京市上叫卖的各种词句与声音,共分十八节,首列除夕与元旦,次为通年与不时,末为商贩工艺铺肆。序文自署‘闲园鞠农偶志于延秋山馆’,其文:‘……嗟乎,雨怪风盲,惊心溅泪,诗亡而礼坏,亦何处寻些天籁耶?然而天籁亦未尝无也,而观夫以其所蕴,陡然而发,自成音节,不及其他,而犹能少存乎古意者,其一岁之货声乎。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自食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显也……’”。
先生对鞠农著的这本小书非常欣赏,列举了书中货声作今昔对比,引用了《谑庵文饭小品》卷三《游满井记》作补述,得出“著者自序称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此言真实不虚,若更为补一句,则当可以察知民间生活一斑”的结论,发展了鞠农的观点。还由货声想到了中国诗歌,如何走出韵律诗窠臼,借鉴货声发声遣词特殊的地方,创出新格调的新词。
中国新诗在后来很快诞生了,而且发展得很快,还成就了郭沫若、徐志摩、艾青、藏克家等划时代诗人,涌现出《风凰涅槃》、《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有的人》等千古名篇。新诗的诞生是否与先生的点拨有关,是否与货声相连,这里我不予考证,由“卤鸡蛋效应”考量《一岁货声》书中的观点,却仍值得我们深思。
货声不仅“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察知民间生活”,还可以观变迁,看发展。
货声叫卖的内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在我的经历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货郎叫卖的货色主要是针线、纽子、扣子、裹腿(脚)布等日用品;羊群、大前门、墨菊、芒果等香烟;桂花糖、米花糖、洋糖等糖果和小学生用的笔墨纸等。品种单一,几年一样,更迭缓慢。服务对象主要是家庭妇女、儿童和农村小干部等。八九十年代则内容不断翻新,有了涤纶等时兴针织品、计算器等时兴电子产品,金丝猴、公主、西凤酒等时兴烟酒。再后来到现在,叫卖的内容逐步走向单一化、专业化;而叫卖的商品则呈系列化、多样化。如卖宝鸡烟厂的金丝猴系列香烟,就有高中低档之分,软硬盒之别,普品和精品分野。品种多达上百个,价格一包由一二元到几十元。货色的变化鲜明地印证着生产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文明。
叫卖的方式随时变化。六七十年代,拨浪鼓“咚咚咚……”一响,叫卖者才喊叫贷物的内容;八九十年代,叫卖者为了节省力气,提高叫声的频率,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将叫货物内容录制成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反复播放;近年来,有人看中了这个商机,专门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扬声器。这种产品保留了录音机的优点,能将叫卖者的声音储存在里面,滚动播出;克服了录音机的缺点,非常节电;还有自己的特色,声音大。产品一问世,就给货声带来了历史性革命,秦腔、京腔、粤语、川调尽可以包容其内,各显神通。清晨、午间、夜晚,或春发、夏育、秋萧、冬藏之时,各色货声都会从远处传来,不绝于耳。那声音徐疾有度,抑扬合拍,个性张扬,韵味悠长。特别是几种腔调的货声相遇,那就是天然的大合唱,精彩无比。
经营的理念得到了提升。过去货声叫卖的东西多为小商品,叫卖的地方多在农村或背街小巷,现在则打破了这样的区分。农产品、工业品、小商品、大商品,样样都有;城市、乡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且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从“卤鸡蛋效应”中至少可以看到这么几点:一是经营者欲把这种小食品开发成大市场;二是生产和再生产高度组织化;三是利用规模经营的轰动效应,推展产品;四是突出宣传了产品的特色;五是注重形象的塑造等等。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的,从货声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更替,可以察知生活的嬗变,可以观照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
五毛钱一个,
味道好得很!
小巷响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以至让操着秦腔的关中人,倍感新鲜,大人小孩争相学唱,形成了“卤鸡蛋效应”。
美文大家周作人先生,一九三四年曾写过一篇《一岁货声》美文。他说:“从友人处借来闲步庵所藏一册抄书,名曰《一岁货声》……记录一年中北京市上叫卖的各种词句与声音,共分十八节,首列除夕与元旦,次为通年与不时,末为商贩工艺铺肆。序文自署‘闲园鞠农偶志于延秋山馆’,其文:‘……嗟乎,雨怪风盲,惊心溅泪,诗亡而礼坏,亦何处寻些天籁耶?然而天籁亦未尝无也,而观夫以其所蕴,陡然而发,自成音节,不及其他,而犹能少存乎古意者,其一岁之货声乎。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自食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显也……’”。
先生对鞠农著的这本小书非常欣赏,列举了书中货声作今昔对比,引用了《谑庵文饭小品》卷三《游满井记》作补述,得出“著者自序称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此言真实不虚,若更为补一句,则当可以察知民间生活一斑”的结论,发展了鞠农的观点。还由货声想到了中国诗歌,如何走出韵律诗窠臼,借鉴货声发声遣词特殊的地方,创出新格调的新词。
中国新诗在后来很快诞生了,而且发展得很快,还成就了郭沫若、徐志摩、艾青、藏克家等划时代诗人,涌现出《风凰涅槃》、《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有的人》等千古名篇。新诗的诞生是否与先生的点拨有关,是否与货声相连,这里我不予考证,由“卤鸡蛋效应”考量《一岁货声》书中的观点,却仍值得我们深思。
货声不仅“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察知民间生活”,还可以观变迁,看发展。
货声叫卖的内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在我的经历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货郎叫卖的货色主要是针线、纽子、扣子、裹腿(脚)布等日用品;羊群、大前门、墨菊、芒果等香烟;桂花糖、米花糖、洋糖等糖果和小学生用的笔墨纸等。品种单一,几年一样,更迭缓慢。服务对象主要是家庭妇女、儿童和农村小干部等。八九十年代则内容不断翻新,有了涤纶等时兴针织品、计算器等时兴电子产品,金丝猴、公主、西凤酒等时兴烟酒。再后来到现在,叫卖的内容逐步走向单一化、专业化;而叫卖的商品则呈系列化、多样化。如卖宝鸡烟厂的金丝猴系列香烟,就有高中低档之分,软硬盒之别,普品和精品分野。品种多达上百个,价格一包由一二元到几十元。货色的变化鲜明地印证着生产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文明。
叫卖的方式随时变化。六七十年代,拨浪鼓“咚咚咚……”一响,叫卖者才喊叫贷物的内容;八九十年代,叫卖者为了节省力气,提高叫声的频率,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将叫货物内容录制成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反复播放;近年来,有人看中了这个商机,专门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扬声器。这种产品保留了录音机的优点,能将叫卖者的声音储存在里面,滚动播出;克服了录音机的缺点,非常节电;还有自己的特色,声音大。产品一问世,就给货声带来了历史性革命,秦腔、京腔、粤语、川调尽可以包容其内,各显神通。清晨、午间、夜晚,或春发、夏育、秋萧、冬藏之时,各色货声都会从远处传来,不绝于耳。那声音徐疾有度,抑扬合拍,个性张扬,韵味悠长。特别是几种腔调的货声相遇,那就是天然的大合唱,精彩无比。
经营的理念得到了提升。过去货声叫卖的东西多为小商品,叫卖的地方多在农村或背街小巷,现在则打破了这样的区分。农产品、工业品、小商品、大商品,样样都有;城市、乡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且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从“卤鸡蛋效应”中至少可以看到这么几点:一是经营者欲把这种小食品开发成大市场;二是生产和再生产高度组织化;三是利用规模经营的轰动效应,推展产品;四是突出宣传了产品的特色;五是注重形象的塑造等等。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的,从货声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更替,可以察知生活的嬗变,可以观照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