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话题是一个篇章概念,二者之间由话题链实现通达。汉英主语和话题及其通达机制各有不同。因此,本文结合汉英主语,话题以及汉英话题链的差异,对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及其英译本(杨宪益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汉英主语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主语在汉语中可以省略,而在英语中一般不可或缺。2)汉英话题间有相同的建构机制,主语往往与话题相结合成为一种句法和语篇整合机制,但汉语往往采用零形主语来衔接整合篇章,在英语中往往采用代词的形式来衔接篇章。3)由于篇章由数个段落组成,在汉语中一个段落能够容纳多个话题,而英语中一个段落对应一个话题。因此在翻译古汉语篇章时,要注意对话题的分解与重构,使译文更忠实于原文,从而提升译文质量。
关键词:主语;话题;话题链;红楼梦
主语,话题和话题链是翻译中的重要研究主题。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在研究如何将话题和话题链应用于英汉翻译实践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坤(2013)揭示了话题链是汉语篇章组织的核心机制之一,并指出了这一机制在英汉篇章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与模式,对英汉篇章翻译具有理论价值。钟书能(2016)进一步探究了话题链在古代汉语篇章中的统摄作用,指出话题链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通过零形或有形的主语统摄整个篇章,为古代汉语篇章翻译提供理论指导。虽然这些都将话题链应用于汉英篇章翻译中,但在篇章的选择上偏向游记、人物传记等语篇,对议论文和叙事语篇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及其英译文(杨宪益译)作为研究对象,从主语、主题和话题链的角度对其古代汉语原文和现代英语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汉英语言在主语、主题和话题链处理上的差异,以期为翻译研究和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汉英主语,话题与话题链
1.1汉英主语对比:
主语是英语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是构成英语句法的重要元素。英语主语通常可以由名词(短语)、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名词性从句等具备名词性质的词类充当,这使得英语主语同时兼备数的概念和范畴。英语主语在句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子结构中都包含主语:即主语+谓语动词、主语+谓语动词+宾语、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谓语动词+宾语1+宾语2、主语+谓语动词+主语补语或表语。从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可以看出,主语在英语句子中发挥主导作用,谓语在人称,数上必须与主语一致,一旦主语缺失,谓语动词就无从定形、无从定式、无从定态、无从定体(牛保义,1994)。此外,英语中还有形式主语这一语法概念,即使它本身并没有意义,但却经常在英语句子中出现,发挥统领全句的功能。即使在语义上没有能够充当谓语的主语成分,形式上必须造出一个主语用来充当逻辑主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主语的功能相对较弱,许多词类都可以充当主语,具备很大的兼容性,比如在古汉语中,名词、名词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形容词、动词、动词短语、数词、主谓短语甚至动宾结构都能充当主语。至于在现代汉语中,赵元任(1979)也指出了以下六种主语类型: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表时间、处所、条件的词语,介词引进动作者主语,别的介词短语以及主谓主语。此外,汉语主语和谓语也无需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因此汉语主语在句子和篇章中并往往可以省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主語省略和缺失都十分常见。
英汉主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英汉主语有相通之处:首先,典型的英、汉句子主语一般位于句法结构的起始位置。其次,汉英句子主语往往表达说话者已知的信息。除此之外,英汉主语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第一,英语句子的主语须得由名词性特征的成分担任,如代词、名词、名词词组或名词性从句。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词类不能充当英语主语,而汉语主语能够由多种词类担当,且结构上也更具多样性。第二,英语主语决定谓语动词的数和形态,都成主谓一致的规范。但是在汉语中,主语谓语并没有这一规范,主语可以甚至可以省略或者缺失,汉语中有大量的无主句,这进一步佐证了汉语主语并非不可或缺。第三,汉英主语的另一重大区别在于,在篇章中,多个小句的同一汉语主语往往保留第一个,而将剩下的主语省略,这一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突出例如:
(1)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道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
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在例1中,第一小句的主语为仙姑,后面三个小句的主语都用省略了,或者说用零形的方式来表示。而英语句子主语基本不能被省略,并且通常用代词来回指。
综上所述,英、汉主语都具备各自独有的特征,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然而,不论是“主语凸显”的英语还是“话题凸显”的汉语,在提及“主语”这一概念时,往往会与“话题”的概念相纠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英汉话题的各自特点及二者间的异同,探索英汉话题和主语之间的通达机制。
1.2汉英话题对比
当语法学家提起时,往往也会牵扯到话题,主语与话题概念不同,但二者往往相互交融,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中的主语与话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难以厘清。“话题”这一概念最早由霍凯特提出,在他看来,话题是一种与主语具备相似的句法功能,但又难以从句法角度厘清的语言现象。李讷和汤生给出了话题的一般特征:话题通常是有定的;话题与句子的动词不一定有选择性关系;动词无法决定话题;话题发挥的功能可以成为“注意的中心”;话题与动词不存在一致关系;话题总是居于句子首位;话题在反身化,祈使化和被动化等过程中不发挥作用。曹逢甫(1995)通过研究指出汉语话题往往可以将其语义范围扩展到数个句子,删除话题链中控制话题的名词组,而且话题总是据话题链首位。这为探讨主语和话题之间的相互通达机制以及主语省略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曹逢甫(2005)认为,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其辖域内控制着一个动词词组节点;而话题则是一个篇章概念,可以将语义辖域投射扩展到几个子句,篇章中的话题又被称为“语段话题”。它指的是一个语段(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小句)中所共享的话题,有的语段统摄几个小句,有的包含一整段话,甚至统摄整篇文章。话题通常以原形、变形或零形三种方式进行映射,与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融为一体。第一分句上的话题往往采用全称名词或代词;从第二分句开始,英语话题往往以变形(以代词为主)的方式映射,而汉语话题经常借助零形的方式投射到余下各分句之中。
1.3汉英主语与话题的通达机制:话题链
已有研究表明(钟书能,2016),主语与话题之间具有某种通达机制,这一机制就是话题链。话题链是话题的重要特征,是话题在数个句子上的语义扩展,也是一种语篇组织结构手段,是句法和语篇整合的机制。孙坤(2013)认为:“话题链是汉语篇章常见的组织形式,体现为一种线性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将较小单位有效组织起来连成篇章。”在篇章的组织构建过程中,一个篇章里往往包含有一个以上的话题链,篇章可以视作多重话题链的组合。然而汉语语篇往往一个段落可以包含几个意思,即多个话题链可以共存于一个段落,而英语语篇往往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即只包含一个话题链,因此英汉篇章的组织结构不同,在翻译时也要格外注意英汉段落特点。
综上所述,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突出结构形式特征,而主题是一个篇章概念,强调语用语义特征;主语和谓语动词有选择关系,主题与各句子的主语有转喻关系;主語与主题虽然有所不同不同但可相互通达。主语和主题有时可以相互转换,尤其是主语与主题同时处于主位位置时。主题统摄主语,主题由主语来体现,在主语之上。主语可以单独存在,但主题必须只能存在于在两个分句以上的语篇。两个不同的话题链之间通常用新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来标示。在同一话题链中,主题的延续依靠转喻投射的认知机制,第一次投射往往使用全称名词,第二次以后的投射经常使用代词或零形,英语中用动词,而汉语中用零形。
2.《红楼梦》原/译文对比分析
前文指出,汉语的一个段落可以容纳几个主题,表达数个中心思想,而英语的一个段落只能包含一个主题,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英语段落可以依靠主题句轻松地识别,而汉语的一个段落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题,因此要完全依靠读者的语感加以识别,汉英篇章翻译中通常需要重新组织段落结构。下面将通过《红楼梦》第五回的原/译文的对比分析来说明在翻译中如何通过话题链的统摄作用来重新组织译文的段落结构。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红楼梦》的篇幅较长,所以本文主要选取其中主语、主题和话题链较为明显的第五回的古代汉语原文、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下面通过第五回中的例子对比分析汉英主语,话题,话题链在篇章中的应用。
(1)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自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罕逢,飞尘不到。
(2)Baoyu fell alseep as soon as he closed his eyes and dreamed that Keoing was before him,Absent-mindedly be followed her a long way to some crimson balustrades and white marble steps among green trees and clear streams,in a place seldom trodden by the foot of man,unreached by swirling dust.
例1是《红楼梦》第五章一个完整的段落,全段以讲述“宝玉”梦中的所见所闻为话题并以“宝玉”具体表述话题,其第一分句有一个句子主语“宝玉”,它以零形(以来表示)方式投射到第二分句位置上、第三分句位置上、第四分句位置,第五分句以及第六分句位置上上。因此,“宝玉”既是第一分句的主语,又是整个语篇的“话题”。换言之,从第二分句到第六分句,每个分句实际上都是拥有句子主语的,只是这些句子主语是以零形的形式来表示,但其语义内容实际上贯穿整个段落,第一分句上的主语与整个段落的话题合二为一。实际上,这个完整的段落就是以“宝玉”的梦中见闻为话题的话题链。
在英语译文例2中,宝玉是整个段落的话题,在第一句中实现了话题与主语的完全重合,并且以代词的形式方式投射到第二分句上,因此在英语中,需要使用代词来传递话题链。
由于在汉语中数个话题能够共存于一个段落之中,而在英语中一个话题往往就是一个段落。此外,在汉英篇章翻译中要注意话题与段落的关系。下面以红楼梦的语篇翻译来具体分析:
(3)[1]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2]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3]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4)[1]Soon Baoyu was tired and wanted to have a nap. The Lady Dowager orderedhis attendants to take good care of him and bring him back after a rest.
[2]At once Jia Rong's wife Qin Keging said with a smile: "We have a roomready here for Uncle Baoyu. The Old Ancestress can set her mind at rest and leavehim safely to me." She told his nurses and maids to follow her with their youngmaster.
[3] The Lady Dowager had every confidence in this lovely slender young womanwho with her gentle, amiable behaviour was her favourite of all the greatagrandsons' ?wives of the Rong and Ning branches. She was therefore sure Baoyu would be in good hands.
例3是红楼梦第五章的一个独立段落。根据段落分析,上述段落可以划分成[1]、[2][3]这三个话题。话题[1]是贾母的吩咐,而话题[2]是秦氏的行为。话题[3]是贾母对秦氏的印象,这三个话题构成三个完整的话题链,而本段又將三个话题嵌套在一起。这反应了汉语以意合为主的特点。钟书能(2016)指出,古代汉语以意合为主,因此在建构篇章时可以将多个具有关联的话题链镶嵌在同一段落中,然而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倾向于让每个话题链独立建构一个段落。因此,在汉、英篇章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镶嵌了多个话题链的汉语段落进行解构,然后在英语语篇中按独立段落重构每个话题链。杨宪益先生的译文也反映了这一点。
例4是杨宪益先生的翻译。他在翻译上述红楼梦段落时,将原文的[1][2][3]话题分别翻译成独立的一个段落,这样的设计十分巧妙,英语中一段话只能容纳一个话题,而古汉语通常一个段落中可以容纳多个话题,因此,杨宪益先生将这段话中的多个话题链解构并重新建构段落,充分考虑到了英汉不同的段落篇章风格。
此外,英语篇章习惯于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独立构成一个段落;而汉语习惯于把心理活动与叙事句编织在一起。英汉不同的段落划分意识对语篇翻译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英汉语篇时,要重视对段落结构的划分,下面援引红楼梦中的语篇及其翻译来具体分析英汉的段落建构意识:
(5)宝玉看了,[1]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侦?从今倒要领略领略。”[2]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盲了。
例5这段话可以划分成[1]、[2]这两个话题。话题[1]主要描述宝玉的心理活动,而话题[2]可以理解为旁白部分,客观描述宝玉的情况。本段将话题[1][2]杂糅在一起。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心理活动需要独立成段,下面以杨宪益的译文来做具体分析:
外语天地
以红楼梦为语料——阐述汉英主语与话题及其通达机制
(6)[1]"Well, well," thought BaoYu, "I wonder what's meant by' passion from timeimemorial' and'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 From now on I'd like to have ataste of these things.
[2]Little did he know that by thinking in this way he had summoned an evilspirit into his inmost heart.
例6是杨宪益先生的译文。杨宪益先生在翻译上述红楼梦段落时,将原文的话题翻译成独立的一个段落,第[1]句描写的是宝玉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绘了宝玉的心理状态,因此,另起一段最佳。而话题[2]作者也做了分段处理,使得译文清晰流畅。
3.结论:
本文以曹雪芹的《红楼梦》及其英译本(杨宪益译)为研究语料,以主语、主题和话题链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汉英两种语言中主语、主题和话题链的差异对比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及其英译本(杨宪益译)。研究表明,1)英汉主语在篇章中的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2)英汉话题间有相同的建构机制,即,主语往往于话题相结合成为一种句法和语篇整合机制,但在汉语中主语往往采用零形的形式来衔接整合篇章,在英语中往往采用代词的形式来衔接篇章;3)由于篇章由数个段落组成,在汉语中一个段落能够容纳多个话题,尤其是在古汉语中,数个话题往往杂糅在一起,增加篇章翻译难度,而英语中一个段落对应一个话题。因此,将古代汉语翻译成英语时,既要忠实于原文,体现原文的意义,也要注重文章的段落形式是否符合英语的段落习惯,以及衔接手段是否符合英语的常用表达。在汉英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主语、主题和话题链之间的差异,以使汉英翻译更加流畅。
[参考文献]
[1]曹逢甫,谢天蔚.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5.
[2]曹逢甫.汉语的句子与子句结构[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坤.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应用策略与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1):70-74.
[4]钟书能.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1):85-91.
[5]赵元任,吕叔湘.汉语口语语法[J].1979.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