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东南亚华文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来看中国文化的传承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277
刘擎

  摘 要:

  在整個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是自成体系的并且最为完善,最为悠久,最为深广的文化。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也为世界文明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移居海外的华人,从离散漂泊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因为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内外华人华侨血浓于水的纽带。

  关键词:华文教育;祖籍国;传承;文化;华文文学;认同感;归属

  我们知道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会持久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世代传承同一文化系统,个人的价值感也是这样耳濡目染构建起来的。

  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华人家庭和社会的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人学校以及华文刊物。但上个世纪中后期,华文教育陷入困境,文化认同问题也随之产生。

  华文教育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文化认同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认同问题呢?

  第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华裔青年对祖籍国已经缺乏文化认同感。

  二战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各地华人华侨先后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由于受到当地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年轻一代的华人和他们的子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基本消失,几乎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

  第二,以菲律宾为例来看当地菲化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影响以及华校面临的问题。

  1973年菲律宾政府实行菲化。

  首先,华语只作为选修课,上课时间不能超过120分钟,高初中课程六年制改为四年制。华文课程在菲国教育体系中不计学分。

  其次,学生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和家长对子女学习中文的重视程度就在不断下降,不少学生不堪双重课程的负担放弃学习华语。

  另外,在华校建设方面,菲政府100多年来未给过华校一分钱,华校靠收取学杂费来支撑,教学效果不佳,华文图书也相当匮乏。

  第三,强势文化的影响。

  欧美国家在东南亚有不少企业,他们是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强势文化,影响力是全球性的。缺乏华族文化认同感的华族青年,却绝大多数来自“讲英语家庭”。

  第四,华文社会为不同政见所局限,所分裂,无法团结一致。

  大家各行其是,犹如一片散沙。造成了不能合作制定提高华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无法改变旧政策对华校的种种限制。

  华文教育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创作水平总体偏低

  文学发展与文化教育之间是唇齿关系。东南亚华文作家文学素养和作品的文学水准总体偏低,华文作家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本土作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在东南亚这些多元文化的国度里,华族文化从来就没有占据过主流文化的位子。东南亚华文作家具有“儒商”特点,他们的华文写作在很大程度上纯粹是一种精神与生命的探求。“写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业余活动。”

  面对华文教育中遇到的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局面,从低谷中走出来呢?

  第一,从思想上提高对华文教育的认识。

  有一位从事华文教育工作的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华文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再不推行,十年至十五年以后就没有华侨了。”

  海内外华人同宗同文。同宗,是指我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同文,是说我们都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华文教育被称为海外的“希望工程”和“留根工程”。通过民族文化教育使华裔青少年明确自己的民族属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目前的主要任务。

  第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华语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每年都有世界性的有关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的重要学术会议。例如美国各大学中文教师学会主持的“全美中文教师学会年会”等。

  现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华语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语言之一,华裔新生代的“寻根热”伴随着“华语热”悄然而至。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在全东南亚乃至全球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第三,华文教学的方式应该层次化(主要针对华裔学生)。

  第一个层次为知识传授。在这个阶段,应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传统,帮助他们构建和完善有关的文化知识体系。

  第二个层次是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主要是使学生在中华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使之理解,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个层次是情感教育。作为华裔后代,我们要尽力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优良的文化观念,增强民族文化“根”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祖籍国的感情倾向。

  第四,华文教学的方式应该全球化(主要针对只需掌握语言能力外国人士)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华语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语言之一,世界上出现了“华语热”。互联网也改变了华文教育的传统模式,台湾建立了“全球华文网络教育中心”用以进行华文教学。祖国大陆应该大力普及此种模式,从而推动华文教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

  华文是记录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历史上已有数千年。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华文在历史的长河里,哪怕是时空的变幻,它们也经得起考验。

  [参考文献]

  [1]《联合早报》2002年3月25日.

  [2]《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5期.

  [3]《2005年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 厦门.

  [4]唐世明著《对在21世纪的东南亚地区发展华文教育和华文教学的认知思维及一些建议》,见《第3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 2000年版.

  [5]《菲华文学活动的特点及其环境因素》 柯清淡 1999年10月.

  [6]《印尼华文教育定位问题的再探讨》 王爱平.

  [7]《历史文本和文化文本: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阅读》 王爱平.

  [8]《论双语教育背景下的东南亚华文教育》 张胜林.

  [9]《华文传媒、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 庄伟杰.

  [10]《从东南亚华文文学看华文教育》 李小平.

  [11]文中⑴引用自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寻根回中国 华文传世界》中夏令营活动的英国领队伍善雄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说的话.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