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躺在床上,想到待会要去学习一个小时,你的第一个感受会是累,第二个感受就是抗拒。对于一件事,感到又累又抗拒,这件事又是“必须”做的,你就会产生压力。有压力,人就会想找安慰、找刺激。找刺激,就会去刷视频、打游戏。一边刷,一边打,心里会偶尔出现自责的声音。一自责,就又会有压力,压力一出现,大脑就又想安慰你,你就会继续刷视频、打游戏……恶性循环无穷无尽,拖延症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我们可以从第一个环节入手,把任务拆解成细到不能再细的具体行为,然后在脑海里跟这些行为提前“见面”。
比如,原来的你会对自己说:“待会儿我得去学习一个小時。”
现在,你先在脑子里想一想:“今天的学习,要学什么呢?学英语,学语文,学数学。具体点儿?背单词,做阅读,做题。再具体点儿?打开单词表,隔5分钟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打开语文练习册,读一篇文章,再回答两个问题。翻开数学练习册,读一遍题干,会的话就做,不会的话看看答案,或者上网查一查,看人家是怎么解的。”
细想到这个程度,你就没有之前那么多抵触心理了。因为之前大脑关联的是“学习”二字的整体印象,而学习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不舒服的。现在你提前在脑海中拆解一番后,大脑关联起来的就是每一个简单的动作,更容易执行。
借由此条建议和大家聊一个开“脑洞”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凡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其中一个消失,另一个必然失去存在意义。
比如,没有了恶,也就无所谓善。那么问题来了:人为什么“想要”休息,“想要”歇一会儿,“想要”玩呢?除了先天需求和实际消耗,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觉得”自己是在劳动,是在工作,是在吃苦。
那如果没有了这些“觉得”,休息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永远别在心里对自己说:嗯,我接下来要工作了,我要努力了,我要上进了,我要去学习、去自律了。这种执念越强烈,放手的欲望就越大。正确的做法是对自己说去椅子上坐一会儿,翻翻书、读读文字。这样一来,休息和工作之间的沟壑就会被抹平,最终无所谓什么坚持或放弃。因为在你的眼中,只不过是从一个动作切换到另一个动作,仅此而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