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少女时代,我曾像富翁一样拥有过一本又一本不用花钱的书——书是爸爸从他任教的那所乡村中学的图书室里借出来的。
那时候的书总是有着很素净的封面,它们大多是陈旧的,甚至略有破损,让你能感觉到岁月在它们身上打下的一层黯淡而模糊的光。
天色接近黄昏的时候,我总在自觉地做完当天的作业后,搬一把木头做的有靠背的小椅子,坐在家门前的一棵杨树下看书。黄昏的天光是那样柔情而温暖,就像书中那些同样柔情而温暖、浸入我心灵深处的文字一样。时代、国家、命运、爱情、人性、人情……这些遥远而陌生的、有着无限内涵的字眼,就这样慢慢地在我眼前树立起来。多年以后,我仿佛还能听到它们随着黄昏渐暗的天光缓缓地流入我身体的声音……
黄昏就此在我心里定了格,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都能触摸到它那份独特的、无法言说的气息。
一直到考上大学进了中文系,我才有机会与我的这些初中暑假里的老相识重逢。看着教作品阅读课的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列“必读书目”时,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老师写下的,大都是我在年少岁月里一字一句读过的书籍啊!
从此,来自贫穷乡村的我拥有了一份发自内心的自信。
在那所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的气派非凡的图书馆里,我开始放任自己的性情,任它像野马一样在书与书之间驰骋,任它自由地呼吸、汲取、成长。
其实到后来,很多看过的书我都忘记了。由此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具备历史上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才子所拥有的那种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我并不因此看轻自己。我一直坚信,忘掉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比如故事、情节,甚至书名和作者,而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些更深层的,无法触摸,甚至无法清晰感知的东西已悄悄地沉淀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融入我的血脉里,流遍我的全身,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影响着我的性情、行为,甚至外貌。
亲爱的朋友,不要问读书有什么用,你只管全身心地沉进去,沉进去即可。有朝一日——不知道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总之它一定会到来——你将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获得丰厚的回报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