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孤独?是黎明时分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是汪洋大海轻扬一叶扁舟?是幽深密林间回荡的一阵钟声?是绝云山峰上挺拔的一棵孤松?还是皑皑雪地里傲立的一剪寒梅?
也许,是人造就了孤独;也许,是孤独造就了人。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孤寂并不是在山间,而是在街上;孤独不是只身一人,而是深处人群中央。”
人的存在,给予认知以智慧,赋予事物以定义;人的情感,使人们跨过思想的鸿沟,穿过思想的屏障,交流、分享,创造出这世间本不存在的东西——包括孤独。正如马尔克斯对孤独的认识一样:“孤独是人生来缔造的,它是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存在,它能使得一个民族与之抗衡,亦能使得这个民族与世隔绝,走向衰落。”孤独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伴随着每一个人,紧紧跟随我们成长的步伐,即便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灯红酒绿的繁华与喧嚣之后,我们也总是会在平静之时感到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感挥之不去,更无法追寻它的根源。我們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抵抗过孤独,而真正摆脱它的又有谁呢?
《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他们有的人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独断思考;而有的则用种种疯狂的方式去表达、去宣泄自己内心的孤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尽力了,例如乌苏娜竭尽全力想去阻止,可是她的所有孩子都深深地陷入了孤独的深渊,而她也遗憾终生。他们有的人则选择放弃,暴饮暴食;有的人选择用生命抗争,参加革命;而有的选择逃避,前去远航,离开这片使他们感到孤独的土地。即使他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孤独,仍无济于事,他们试图抗争,却无法摆脱这个循环。他们眷恋的,或许只是那个曾经其乐融融的故土;而他们想要真正对抗的,是那些自己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从未接触到的先进的文明。
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再也不会出现。”可这样的历史却极为相似地上演过。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燃起了推动工业飞速前进的蒸汽机,资本家争先恐后地向世界各地扩张,大肆掠夺资源。这些猎人发现,此时古老的中国正犹如一头巨大的沉睡在东亚的雄狮,它的身上有无尽的宝藏可以挖掘。可是清政府的高傲自大让这些猎人失去耐心,最终将战火燃向中国,用最为强硬的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与此同时,日本却积极地全盘西化,迅速从一个封建小国成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大国。这一切足以证明,逃避文化思想落后的现实是无用的,落后而不思进取只能造成整个民族的孤立和隔绝。
孤独是人们无法认清自己时的迷惘,是没有勇气多走几步时的无奈徘徊,是将自己的灵魂抛弃时的封闭与束缚。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或许就是这种孤独——我们不想去尝试,又对新事物抱有渴望;我们不想失败,又无法抗拒内心的懦弱胆怯;我们不想被这个社会抛弃,便不择手段地去寻求一席之地,却最终没有得到真正想要的。既然我们无法逃避孤独,何不欣然接受呢?
贝多芬双耳失聪,病魔缠身,而选择孤独聆听灵魂的他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交响乐曲;爱因斯坦曾颠沛流离,无人认可,而选择孤独钻研规律的他,开启了人类对物理学认识的新篇章;本杰明·富兰克林曾事业颓败,而选择孤独反省的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令人敬佩的人;苏轼的一生从名噪一时到宦海沉浮、坎坷曲折,而选择孤独的他,留下了“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情怀……
何谓孤独?是耄耋之年的无依无靠?是芭蕾舞台上一人的绰约舞姿?是宝镜难寻的自酌杯中绿?是独念西风自凉的彻夜难眠?
孤独,或许只是一种失望,只是一种在我们用尽全力去认识、去争取、去奋斗、去爱之后,仍被抛弃时的一种无奈与惆怅,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与沮丧。面对孤独的命运,我们或许无能为力,或许遍体鳞伤,但是我们何不索性坦然地去接受它,如同它不舍陪伴我们一样,去选择孤独、认清自我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