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享受小说就是享受人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7126
云也退

  干每一行,凭着兴趣入门的人,很快都会遇到枯燥的进阶阶段:厨房的学徒得老老实实被大厨指导,小木匠乖乖地跟着师父学,健身爱好者呆呆地听资深健身教练纠正每个姿势错误。行家、专家、资深人士,往往是骄傲的、保守的、板着脸的。不板着脸的行家不多,托马斯·福斯特是一个。

  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教的是文学课程和创意写作。他是研究英美文学的行家,但他用一本《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告诉我们,他更是读小说的行家。是的,读小说也是一“行”,我深知钻入其中的美妙经验。有时我会崇拜一些前读后忘、必须艰难跋涉才能一页页翻下去的小说;有时则会怀疑一本读起来特别流畅的小说的阅读价值。我读一本小说,会爱上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避之唯恐不及的恶人,会支持一段违反人伦的恋爱关系;在现实中我不敢见一丁点儿血腥,读起小说来却会特别迷恋杀戮,极端的情况下,甚至盼望自己喜欢的主角自杀;而绝大多数读过的小说,我明知写的都是子虚乌有的故事,却宁愿相信确有其事,并投入自己的时间与感情。

  这就是小说所展开的无限可能。福斯特的书,不是说某某小说有多好,而是一直在告诉我们小说带来的“魔法”,进入小说后的美好体验。小说家运用词汇,赋予根本不存在的人以生命。在《用词语创造出来的人》一节中,福斯特引用了康拉德《吉姆爷》里的一段话,然后激赏道:“这段文字令人震惊……就像这个被描述的男人一样,这个角色(指吉姆爷)直冲你而来,无阻无挡,无遮无拦。”

  让我模仿福斯特的语言来点评福斯特自己的文字——看,他对小说的评论总能一头冲进读者的心里。他总在试图从文字里调取出具体的人物形象,比如,在引用了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开头一段后,他点评说,这段话不是“百米冲刺”,相反,“段落里的每件事都说得很从容……詹姆斯从不紧张,从不匆忙”——在文本背后提示了作者的个性。另外一节,他引用凯鲁亚克《在路上》里的片段,然后告诉我们,凯鲁亚克的目的是“捕捉一个战后新美国的节奏”,“在封闭汽车这种带着强制性的孤独中,沿着高速公路以危险的速度奔驰……以尽快从战争年代的阴影里走出来”。这样的评论同样充满了动感。

  无论是哪一种文本,无论它问世于哪个年代,福斯特都有能力将它变得与当下相关,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觉得这就是广读书籍的人经磨砺而成的本领。

  一方面在述说神奇,另一方面他又在拆解神奇。他会提醒我们,请注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乔丹·贝克,你会记住她,但书中对她的描写其实只是一鳞半爪。她“展现出一种明显无精打采的现代性”,但这就够了,因为“我们就需要这么多”,“除此之外,我们都不关心”。在这里,福斯特揭示了小说家是如何让作品产生他所要的艺术效果的:所谓的魔法仍然是一种技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

  对一门技术琢磨得很透的人,写出的东西能够吸引外行;相反,往往是半通不通的人才会去竖起一道壁垒,让外行远离。作为行家的福斯特,告诉我们,阅读小说绝不是去攻一门技术,而是一桩稳赚不赔的爱好,可以轻松进入,从别人写的故事中获得感受上的自由。他是一个英美文学专家,他喜爱的作家,如乔伊斯、劳伦斯,并不是我的“菜”,可是他对文字和文学事业的无限热爱,却为我所熟悉。他说,劳伦斯“从诺丁汉郡到伦敦、到蒂罗尔、到意大利、到新旧墨西哥,他的作品跟随他的足迹,他的人物经历了他的许多体验”。他说他有时希望自己生在19世纪,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拄一根真正酷的手杖——顶端镶着孔雀石或者象牙”。饱读小说的人才会有这种想象:纸上的故事和作者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有许多个“我”,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平行空间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