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图书编辑,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好玩的事。
比如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中气十足又神秘兮兮,声称自己要投稿,因为他要出一部秘本《西游记》。他听说我也在研究,所以专门打到我这里来。我们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先生,您好,市面上《西游记》的版本已经有很多了,您既然投稿到我们这里,您的这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我的这部《西游记》是从《四库全书》里发现的。几百年来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是我的研究成果……”
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滔滔不绝的讲述之后,大概他说累了,在喝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他停顿的机会,插了一句话进去:
“对不起,先生,《四库全书》里根本就没有《西游记》!”
“《西游记》是名著,《四库全书》里怎么可能没有?”
“《四库全书》是不收这样的通俗小说的……”
我正打算给他讲讲《四库全书》的大致分类,谁知他就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
虽然交流到此结束,但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概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于是,大多数人就以为,中国古代的书,都可以被这四个类别囊括,而像《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小说,一定是属于这四个分类里面的。
然而,恰恰不是!说我国的古书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正确,绝不能说所有的古书,都能分到这四个部分里去。
有人说,《四库全书》里不是有小说吗?《西游记》不是小说吗?
的确,《四库全书》的子部下面,是有一个“小说家类”,然而这个“小说家”,和我们今天说的“小说”,其实是两回事。这里的大部分书,是什么《世说新语》《西京杂记》《清波杂志》之类,类似野史段子。就算点缀了《搜神记》《太平广记》,虽然有神神鬼鬼的故事,也是作为“异闻”处理的。因为从汉代以来的图书分类,通常认为,“小说家”出自“稗官”,是专门记录街谈巷议的一种官职。所以,传统意义的“小说”,其实更像“小道消息”。这种小道消息,虽然未必都靠谱,但人家确实是当真事记的。
而像《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样的大故事,已经是文学的再创造,断断算不上“小道消息”了,当时的人称它们“市井话本”或“通俗演义”。但究其根源,确实是从一些“小道消息”逐渐扩充而发展起来的,比如玄奘取经的一些趣闻、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实。所以,到宋代以后,人们也叫它们为“小说”。到了近现代,只要是这种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作品,都叫“小说”。人们只管是不是好看,并不管是不是从“小道消息”改编而来的。
所以,这就解答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疑问,为啥这些书的名字叫“小说”,不但不“小”,反倒是动辄百万字的大部头?这就有点像“小吃”,本来是早点、夜宵之类的东西,谁知各地发展旅游,却纷纷搞出一大桌子小吃宴来了。
宋代以后,这样的大部头故事书大量出现。本来高高在上的文人阶层一下子有点发蒙:这些书根本不在过去的经、史、子、集的范围内,怎么归类?
第一个办法是根本不理。比如《四库全书》,这是乾隆皇帝下令修的,是官方丛书,所以,经部主要就是“十三经”,史部主要就是历史书,子部主要就是诸子百家,集部主要是总集和个人的文集。当然还有一些额外的书籍。但总体来看,这些书都是来头很“高大上”的“正经书”。至于“闲书”,比如民间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剧本、宝卷、快书……一般来说,这些均不在官方关注的范围内。
古代虽然没有图书馆,但官方和私人都修有藏书楼。图书馆或藏书楼的图书分类,代表了人类的知识结构。所以,当我们讨论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潜在的前提被我们忽略了:这四部分,其实更多的是精英文化,或者精英阶层的知识结构。而大众文化、草根阶层的知识结构,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经史子集四部之内。这部分知识,很难归入传统意义的“经史子集”中的任何一部之内。当然,“经史子集”这个四大分类,本身就是有些缺陷的。
第二个办法是胡乱一塞。其实并不是古代的“正经人”都不关心民间小说,他们也会零星地收集一些,但并没有把它看作一个单独的门类。总体来说,明朝人活泛,清朝人死板;民间学者活泛,官方学者死板。像明朝的《百川书志》把《水浒传》算在史部的“野史”里;《宝文堂书目》把《三遂平妖传》塞到“子部”的杂类。而它们的周围,却都是一些文言笔记。这种胡乱塞,说不上有什么道理,只是编目录的人感觉靠哪一类能靠得上而已。它们待在这一堆书里,就好像不合群的插班生。像在今天的图书馆,《三遂平妖传》和《水浒传》肯定都摆放在一起,而在明朝人眼中,这两部书就得分开来。至于清朝的《也是园藏书目》,专门在“经史子集”之外,又辟出一个“戏曲小说”类,这就算很给面子了!即便这样,还是被一些人骂:“你们竟敢收这种‘闲书,是可忍孰不可忍!”
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虽然有“经史子集”四库,但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雅驯”。收的书,基本上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像《西游记》这种通俗文学,是完全被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的。《四库全书》是个很好的榜样,民间有样学样,所以,清朝后期的人们对通俗小说,反倒不如明朝人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