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兼好友阿卢要去另一座城市工作。
送行,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不舍,唱起老歌《祝你一路顺风》:“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我只能深深地祝福你……”一曲未毕,阿卢已经红了眼眶。
上周,翻出收藏的旧光盘,一张《城南旧事》的碟片滑到手边。随缘,便拉着女儿一起看。浓浓的怀旧气息,既是原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往事的怀旧,也是我对自己“青葱岁月”的怀旧。
影片中小英子的笑声很甜,与她周围的那些苦难似乎很不协调,但小英子与这些苦难相处得很融洽。她甜美的笑声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融化冰雪、稀释苦难。她交了很多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中有“疯子”、孤儿、小偷,还有她家的保姆,这些人被命运和社会抛弃,只有小英子肯和他们做朋友,以他们的苦为苦,以他们的乐为乐,小英子是他们晦暗生活里的一道光。但小英子终究无法避免那些悲剧的发生,每次悲剧发生后,小英子都会失去好朋友。这时,片中就会响起那首我最喜欢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纯真的孩子最接近纯粹的友谊,长大之后就有了利益心、得失心,看起来是思虑更周全了,很多东西的味道却变得淡了。就像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中纪子所说的:“大家都会变得以自己的生活为重……每个人总会渐渐就变成那样,虽然我不想,可还是会变成那样。”
是的,我似乎也渐渐变成了“那样”。但是,在朋友临别之际,点点滴滴的往事汇成江河,汹涌袭来,那些利益心、得失心被离愁洗去,只剩下那个站在长亭外、古道边的小英子。她还站在原地,而我似乎也回来了。
能让自己不变成“那样”吗?
这期杂志里有一篇文章《你无趣是因为少了些仪式感》,“仪式感”这个词我很喜欢,也是我或者说是现代人的生活中所缺乏的。“功名利禄”让我们对“仪式”这个词很陌生,仪式变得不再重要。比如送别,长亭外,古道边,一杯淡酒,一曲离歌,这样的送别仪式不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歌厅和一夜宿醉,离情也随着醉意化成了早晨酒醒后的头痛欲裂。面对即将要远行的朋友,我们的离情是不是可以更温和、更悠长。
“仪式是什么?”“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你无趣是因为少了些仪式感》这篇文章给了仪式这样一个注释。
我想,仪式还会提醒我们,什么才是最可宝贵的情谊、什么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编这期杂志时就要过年了,给大家拜个年。希望大家能在过年前收到这期杂志,收到这期杂志后,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大年:跟父母一起精心准备一顿年夜饭,上门给长辈拜个年,给朋友寄张贺卡或者打个电话……这些都是提醒我们的一些仪式,不要等到唱起《送别》,才发现自己与最亲近的人已久未亲近过。
最后想说:“阿卢,山高水长,一路顺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