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政治老师中的理想主义者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6143
钱杨 张弘

  

  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系里,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与其他科目一样,承担着应试功能,同时它又是官方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在这个信息流通速度飞快与思想开放的时代,政治老师的处境有时颇为尴尬。尽管多数学生只是将政治课当作死记硬背的拿分工具,而不是从内心信任和尊重这门学科,但在政治老师这个群体中还是有一些理想主义者,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高中政治老师雷东先生,跟他带过的每一届学生都说过这样的话:“考试是考试,真理是真理,要区别对待。”

  他试图在课堂上呈现这种对立。比如,在解析一道政治考试题时,他通常会先说一遍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考试时怎么答才能得分。然后,他会再说自己的看法。而这两者之间,通常是有差别的。

  “我讲课的时候,一般是有什么说什么。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这几年来不断出现一些问题,跟课本上所讲的内容实际上是有一点出入的。”把考试和真理区别对待,在他看来,目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办法。

  像大多数老师一样,他认为自己教的课程,“将来可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他对自己有要求:“在已有的环境下,尽可能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他认为,作为政治老师,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应付高考,是最实际的事情。

  就应试而言,他给学生的指导往往是技术性的,比如如何审题,如何命中得分点。雷东说:“高考政治题在考查趋势上,逐渐在回避和弱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出一些题目,那样考查不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而且也怕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写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东西。”

  但这并非政治课的全部职责所在。雷东说:“政治课是最难教的一门课。”他指的并非帮学生应试这件事。

  雷东感觉,现在的学生对于强加的观点非常警惕。他说:“教材中会对一些内容重点强调,比如国家的一些制度在优越性方面的体现,但这些内容与实际相差太大,所以如果你刻意地让学生去相信这些东西,不给他们任何证据,不给他们任何理由,他们会产生抵触心理。一些相对优秀的学生,可能就觉得你在给他们洗脑。”

  雷东对教材中的内容,持有谨慎批判的态度,上课时会不自觉地利用时政新闻,对课本中的观点批判一番。有时,对于某个理论观点,他会给出不同的案例,有的与教材观点一致,有的却相悖。他将这些一一举出,让学生自己判断。

  他说:“我想利用政治课堂传播现代公民应有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在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公民之前,先懂得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先具备起码的公民精神、公民情怀。”

  但他对于课程内容尺度的把握也很小心:“不能讲得太深,讲得太深的话,学生可能就想多了。”

  雷东原本没有打算做政治教师,他明白这个职业的指向,“高中政治是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一种教育”。

  雷东认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受到了他的高中历史老师的影响。他上高三时正逢伊拉克战争,他的历史老师经常把新闻报道作为素材来讲述他的观点。那位老师关于“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观点,跟他之前被灌输的集体主义思想有了冲突。在那位老师的影响下,大学时期,他对西方政治学产生了兴趣,刻苦钻研,“政治倾向性已经比较明显”。他希望自己能像那位历史老师影响他一样,去影响他的学生。

  他教政治课已经6年,极受学生的喜爱,他的一名男学生说:“东哥是人见人爱的那种政治老师。”有一个女学生则拜托记者:“把我们老师写得再稍微好一点,因为他真的很优秀。”他为自己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感到欣慰。他的一名学生感谢他说:“您在我内心埋下了独立自由的种子。”

  为了说明自己的职业理想,雷东提起李慎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愿终生做一个‘公民教员。”他说,这也是他的教育理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