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能想象吗?一般都是学生看见老师就躲,生怕和老师见面,我的情况却是老师看见我时把头扭向了一边。一直以来我都对老师尊敬有加,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我从没想过会这样。老师的这一举动彻底打碎了我对生活的期望。
面对现实,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学业上不出色也就罢了,社交方面也是一团糟。我有很好的朋友,然而如果我不给他们打电话,我永远也接不到他们打来的一个电话或收到一个短信。我总觉得自己是一厢情愿,一直忍不住地怀疑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讨厌。
特别是今年,可能是我对情感的要求更多了吧。我空虚,对生活感到绝望,当学业压力太大而无处可诉时,这种感觉更甚。
现在的我除了拼命学习之外,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目标了。我知道自己心理上生病了,却不知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这样行尸走肉般活着吗?我该怎么办?生活又该如何继續下去?我真的不知道。
木木
木木:
你好!
你所描述的这些信息,如果是带着期待关注的眼光看,它很可能不是事实的全部,这只是你的一种错觉。有一个词叫“视网膜效应”,意为你越注意某一类信息,就越能觉察到更多和它一致的信息。我们的眼睛如同一个吸盘,会很自然地把同质的信息吸引过来,并选择性地加以注意,直至变成一种主动性的寻找、印证。因此,当你觉察到内心缺失的时候,周围所有人无意识的举动,都会被你“误读”。
如果有机会把事实还原,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老师看到你时把头扭向了一边,只是因为他没看到你,或自己心情不好不想说话,又或者他真的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对差生爱理不理,即便如此,又怎样呢?朋友们不主动和你联系,可能是他们觉得不用那些多余的寒暄,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忙自己的,这很正常啊。
我们每个人可能在某个阶段都怀疑过自己,比如,遭人白眼,被人批评,当众出了丑,或者搞砸一件事,当下就会觉得自己是如此没用。周围人的一点肢体语言或者眼神反应,你都会觉得是莫名的羞辱。可是最后走出来时,又会觉得那些只是偶发事件,用不着否定自己,谁这辈子没丢脸过呢?当你一次又一次地从类似的麻烦中走出来,就会练就一些“本领”,再一次面临挫折时,不会那么容易被打败。
我想,你正在练就这种本领的过程中,只是觉得这一次深陷泥潭,有点儿拔不出来。给自己按个“暂停键”,别再把那些假想的逻辑带到生活中,比如“我是一厢情愿的”“大家都忽视我”“没人爱理我”。想想为什么从今年开始“对情感的要求更多了”?所有情绪的转折大多都有一个特定的拐点,找到这个拐点,你会看清自己到底在期待什么、争取什么。
盘活身边的资源。你说自己现在除了拼命学习,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目标了。我想提醒你的是,学习是一项大工程,为了顺利地完成它,你需要跟周围的同学交流。面临同样的学习压力,大家都在寻求一种表达途径,可能很多人和你一样,觉得自己是“一厢情愿”的,所以不愿开口。一味坐等和主动出击之间,显然后者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还有父母,他们都是你的幕后支持者,当你孤军奋战的时候,别忘了还有这么宽广的大后方。
把生活塞满一点。如果所有的精力只用在一处,这一处出了问题,就很容易全面崩盘。把业余爱好中那些能给你带来成就感、满足感的东西调动起来,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娱乐自己,更多的是当电话响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哦,电话又响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盯着手机慨叹:朋友们什么时候才会想起我?
郭韶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