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等不了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6056
郑连根

  

  

  李提摩太是英国著名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他对中国社会发表过很多看法,其中有一条至今读来还让人感慨颇多。

  在1887年,李提摩太曾向李鸿章建议进行教育改革,为此,清朝每年要在教育上投入一百万两白银。对于李提摩太的这个建议,李鸿章的答复是,中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一笔开销。

  李提摩太说:“那是‘种子钱,必将带来百倍的收益。”

  李鸿章问:“什么时候能见成效?”

  李提摩太回答:“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李鸿章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我之所以觉得这段对话极其重要,是因为雷同的场面在历史上不断重演。

  在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行一切新政。”

  康有为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如何来得及?”

  在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革命非当务之急,他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孙中山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这三次对话实在意味深长。或许,近代中国的诸多悲剧根源就蕴藏于此。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康有为是维新派的倡导者,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改造中国社会的那分急切却是一样的。从好的方面讲,这是几代政治人物对国家强大的热切期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都希望祖国尽快富强。可从另一个方面看,是不是也可看出他们的“不耐烦”和内心的焦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谁都否认不了,可是,办教育见效太慢。

  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一再建议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可是,直到今天,中国的教育还是备受诟病。这怎能不让人欷歔不已?

  (陆臣摘自《新一代》2011年第2期,王 原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