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济南市郵政局一名普通职工,同时也是一位大学生的母亲。生活中许多东西离我而去,我也放下过很多,然而,30年来《读者》一直陪伴着我。
1985年10月27日黄昏,我参加高教自学考试后回家途中,骑车路经山大路十字路口时忽然狂风骤起,我被风吹下车,瞬间整个人仿佛落入冰谷。坐在马路边我思绪万千,回想近几天考试考得不够理想,通过的希望很渺茫;回忆近几年的经历更觉凄凉,毕业4年仍无工作;从小把我带大的姥姥去世,悲伤时刻萦绕心房。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还有什么希望?此刻,真正感到了绝望。我真想结束这一切,想就此永远消失在狂风中。忽然,姥姥的声音回响在耳旁:“孩子,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要好好学习,自立自强。”我努力站了起来,顶着狂风回到家中。随后的两天里,我把自己关在屋中,将所有的《读者文摘》重新阅读一遍,终于拂去忧伤,走出绝望。
1986年是我生命中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济南市邮政局为我敞开希望之门,从此我成为一名邮政投递员。在普通岗位上,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一干就是20年。济南市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都留下过我的足迹。那时,每当完成一天工作,身心疲惫地回到家,只有手捧《读者文摘》我的身心才得以舒缓。我对新买的一期杂志是舍不得一次读完的,总要留下几篇文章在感觉最疲惫时仔细欣赏。那时,业余时间我继续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学习,每次考试通过后,我对自己唯一的奖赏就是一次读完一期《读者文摘》。
80年代末,我负责投递的区域订阅杂志的并不多,但订户对《读者文摘》却情有独钟。每当投递《读者文摘》时我都小心翼翼地交到用户手中,生怕有半点折损。
我自认为是热心的人,对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有求必应。特别是遇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图书,便主动买来送给周围的人,然而我从未将《读者》送过人。多次搬家处理过很多书籍,但我一直视《读者文摘》和《读者》为珍藏,保存着历年购买的每一期。书橱里放不下了,我就把它们整齐地装进塑料袋放到储藏室。直到学习了心理学我才明白,原来人们对最心爱的东西是不希望与人分享的。
还记得3年前在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测试题:“请你冥想,你感觉最幸福的场景是什么。”我按提示语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阳台上,周围一片寂静。我躺在一张摇椅上,怀中抱着一本杂志(当然是《读者》),身旁的玻璃杯里飘着绿茶的清香。随后老师对此进行了分析,其中的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你是一位温暖、简单的人。温暖、简单,朴素的4个字,但是,只有我知道这4个字的分量;只有我知道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砺才能与这4个字结缘;只有我知道若没有《读者》相伴,我又将是怎样的一个简单的人;只有我知道若没有《读者》相伴,20多年前那个黄昏,“寒冷”的我是否能成长为今天这个“温暖”的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