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上搬下来三个大纸箱,一个旅行袋摆在院门口。院门开着,郝仁看见母亲和媳妇在低头收拾地上一堆红薯。煎红薯丸子,做红薯干,都是乡下过年的绿色零嘴儿。婆媳俩有说有笑,看得郝仁鼻子一酸,于是轻轻咳嗽了一声。
“回来了?这么早?也不先打个电话?”媳妇抬头看到他,忙丢下手里的红薯,边问边起身小跑过来,又麻利地要抱地上的箱子。
郝仁拦住她:“重,我来。”
“买的啥?这么多。”媳妇问。
“厂里的口罩,一万多个。今年效益不好,抵两个月工资。”郝仁低声说。
媳妇愣了愣,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对面却传来王大婶的声音:“呦,刚进腊月就回来啦,这大包小包的,小郝发财啦!”
“是呢,就知道瞎买。”媳妇绽开笑脸回应着。
郝仁瞪了媳妇一眼。媳妇嘴一撇,丢他个白眼,说:“告诉她,你没发财,箱子里是抵工资的口罩?”说完,把箱子、包抱进院子,关上了院门。
“口罩能当钱花还是当饭吃?你老板真是黄世仁。”接下来的日子,媳妇嘴里时不时吐出这句唠叨。口罩厂原本工资不高,郝仁一年到头在外打工,家里家外都是媳妇张罗,媳妇有点怨言,郝仁理解。厂里口罩堆着,每月拉口罩的车却没有几台,老板用口罩抵工资,郝仁也没办法。郝仁寻思着,年后发动一下亲戚朋友,能便宜点卖掉也行。
离过年不到一个月,家里的事儿越发多起来。妻子是个勤快的女人,五亩地种上大蒜、胡萝卜、芹菜……年前都能卖个好价钱。郝仁早点回家,倒帮了她的大忙。郝仁心疼媳妇,地里浇菜家里修灯,重活累活脏活都担着,媳妇舒服地闲下来,嘴也跟着闲了下来。
“二十五,打豆腐。”地里忙得很,菜要赶个好价钱,俩人商量着上城卖菜,顺便买豆腐和其它年货。把拉菜的三轮车摆好,他们发现,几天没上城,城里多了许多戴口罩的人。
“城里人真是瞎讲究,上街买菜还戴个口罩,就他们讲卫生。”媳妇有些不屑,但随即她想起家里的口罩,下次卖菜,可要带来卖掉。
郝仁也不懂为什么,印象中,城里除了医生,也没有别的人有戴口罩的习惯。他向一个戴口罩来买菜的妇女打听起来。
“你不知道?我孩子在湖北读书,回来说武汉那边蛮多人得了怪病,还会传染,他让我买了不少口罩放在家里,听我的,你们也赶快买点,现在口罩都不好买了。”妇女说。
郝仁一愣。媳妇却兴奋地对他说:“太好啦,咱家的口罩不用愁啦。”
第二天,媳妇装满一旅行袋口罩,一包二十个,卖十五元,这是媳妇打听来的药店里的价格。有出厂厂家有生产日期,一看就是正规出厂,一袋口罩很快就被抢光,连菜也比平时卖得快。媳妇看着挎在胸前皮包里的一疊钱,再看郝仁时,眼里满是温柔。她怕别人说自己不讲卫生,和郝仁也各戴了一个。
回到家,郝仁打开家里当摆设的电视机,才知道湖北的形势非常严峻。晚上,郝仁家有口罩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的手机响个不停。
“口罩不能卖了!蛮多地方要。”接完电话,郝仁对妻子说。
“好,听你的,谁价钱高就卖给谁。”妻子喜滋滋地点头。
“不是,咱县里也查出有人得病。”郝仁的神情很严肃,“乡长说马上要派人挨家挨户摸查武汉返乡人员,需要大量口罩,他到处买不到口罩。”
媳妇点头:“都卖给他们也好,我们更省事。”
郝仁说:“不是卖,我想免费送给他们。”
媳妇不乐意:“这可是你两个月的工钱,我们又不卖高价。”
郝仁说:“没事,我明天就去广东赚钱。”
“咋又要出去?离过年就几天了。”
“厂里也来电话了,要马上复工生产口罩,现在多产口罩就是救人性命呢。”郝仁一边说,一边飞快地整理口罩。
在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的郝仁,某天收到媳妇发来的两条微信链接,点开来,一条是县里对他捐赠口罩的报道,另一条,是媳妇将地里剩下的五千多斤蔬菜,无偿送往湖北的报道。
郝仁看着看着,咧嘴一笑,嘀咕了一句,这婆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