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惭愧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小说大世界 热度: 21242
一 冰

  有一天,他忽然为自己感到惭愧。

  他是一个记者。在这个岗位上,他工作了36年。他采访过的人数都数不清。所以他对记者的工作十分熟悉。记者就是一个记录者,挖掘那些重大的、感人的、独特的、罕见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并记录下来,使之可以教育人、感化人、娱乐人。所以他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不可复制。他采访的人,都是滔滔不绝;即使有腼腆的、不善言辞的人,也能在他的开导下,讲出非同一般的故事。

  时间长了,忽然有一天,他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要采访他,他该如何作答?

  虽然,他知道自己没有新闻价值——这是他衡量一个采访对象的重要标准——没有人会采访他,但是,他忍不住常常用问别人的问题来问自己。他发现,自己仿佛一无是处:没有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言行;没有荣获过什么特别的奖励;除了写新闻报道,没有任何特长和喜好;没有见义勇为的行为,除了单位组织的捐款和偶尔投给街头乞丐的硬币,他没有资助过任何人;他的家世和父母也都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他的家庭生活也很平常平淡,没有婚外情,更不可能包“二奶”,连小姐都没有找过……总之,上天入地,他挖不出自己丝毫的“新闻价值”。

  一想到这里,他就感到十分沮丧,惭愧得没脸见人。在采访别人的时候,他提出问题,别人在回答,他同时也在扪心自问,他感到很自卑,因而常常无端地脸红心跳。后来他退休了,就整天躲在家里不出门。终于,他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了人世。

  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亲朋好友们来了,单位的领导同事们来了,他的家人在平常的气氛中为他置办后事。可是,接待了这两类人后,还是不断地有人来,来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三天后,是他的追悼会,赶来为他送行的人更是远远超过了追悼会能承受的人数,很多人还自告奋勇地为他致悼词。

  一个同行说,我是看他写的报道才走上记者这条路的,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记者的伟大之处,就萌发想做一个像他一样铁肩担道义的记者。

  一对夫妇领着一个孩子来了,他们说,他们原来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孩子淘气,他们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就不好好上学,甚至离家出走。后来看了他的报道,他们按照他介绍的办法,改变了教育方式。没想到孩子很快就走上了正路,还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一个残疾青年说,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一直在自强不息地奋斗着,但还是无法阻挡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就在我要倒下去的时

  候,他报道了我的事迹,又使我恢复了斗志,还使我找到了爱人。

  一个领导说,在诱惑面前,我曾经动过错误的念头,是他的报道使我悬崖勒马。至今,我的案头就压着一篇他采写的反腐败的报道。

  一个老板说,我下岗后,很是苦恼了一阵,我甚至动过想杀掉我们单位领导的念头。后来我看了他写的一篇下岗职工创业的报道,就跟他联系,通过他的介绍,我找到了创业致富的路子,如今还成了老板。

  一个犯人从监狱里赶来了,他说,他因为一件重案入狱,事发后他就去采访了他。采访他时,他还对他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他幡然悔悟。因此,他在狱中改造很好,已经获得两次减刑机会……

  在追悼会当天的报纸上,他的同事用了两个整版来报道他的事迹。据统计,他当记者的36年间,共写了8000多篇报道;从报道内容可以看到,他跑过市所辖区的所有的街道和村庄,行程超过20万公里;他采访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一个伟大的人就这样在平淡中诞生了,但他已经无法感受这一切,而且还是带着愧疚上路,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因为他没有发现自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