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霜,伊人心似雪
◎尚灵犀
图/三 木
及笄之年,梁令娴带着《艺蘅馆词选》走进世人注视的目光中。那时她正读中学,年岁尚小,眉目青涩。许多人慕名而来请她签名,或想一睹芳容。那些好奇、赞赏抑或怀疑的目光她都安然受之,面对时未曾乱了分寸,临行亦会向众人告别,回眸浅笑像三月风,暖了春寒料峭的天空。
《艺蘅馆词选》一出,令许多文人墨客刮目相看。选词一事,看似简单,却极费功夫,若无一定古典文学功底,沉心静气且耐得住寂寞,做来必是吃力不讨好。梁令娴却做得像模像样,纵梁氏家学意蕴深厚,且身为梁启超长女,她15岁便能做到如此地步也着实令人惊叹。
父亲给她的书房命名为艺蘅馆,她在此度过了未识人间况味的年华,每册泛黄的古书都写满回忆。她偏爱词家专辑选本,字字珠玉,袅袅情思,一茶一饭皆可入词,古人的浪漫令她心生向往,便学着选词解析,写下小女儿的玲珑心思,这才有了后来的《艺蘅馆词选》。
家中藏书浩如烟海,每日浸润其中,养成她落落大方的闺秀气质。最美好的年华里,梁令娴着一袭剪裁得体的精致旗袍,巧笑生姿,等待着命定的良人驻足。
那人叫周希哲,是名外交官,家境贫寒却年少有为。人由父亲择定,却也真正入了她的眼里。他眉眼舒朗,凝视她的眼神里写满了情意,虽不是门当户对,然郎有才,女亦有才,这样的相遇刚刚好。梁启超不舍爱女出嫁,周希哲便入赘到梁家。婚后多年,梁令娴还会笑着向孩子们说起:“你父亲是坐着花轿来我们家的。”他在一旁听说,也会笑着答道:“是这样,是这样。”
婚后梁令娴随夫旅居国外,那时年近半百的父亲病痛缠身,年岁渐长的弟妹诸事繁杂。她苦于无法近身侍候父亲,便主动要求成为弟妹留学期间的代理家长,每月必有一封长信寄回国内,细细向父亲讲述近况。梁启超常写信赞她:“这样女孩儿,真是比别人家男孩儿还要得力十倍。”
远在异国的梁令娴只有见到父亲刚健有力的字迹时,一直为老人健康担忧的心才会平静片刻。而当她终于结束长年旅居,携家人辗转回国时,满心欢喜却被冰冷的墓碑压灭。父亲去世时,他们正于大洋之上颠簸。孩子为外祖父买的鲜花芳香弥漫,于梁令娴,却是浸透骨髓的苦痛与遗憾。
家有老母需要扶养,弟妹年幼,此时作为家中长女的她,还有谁可以倚靠?加之她与丈夫刚回国,诸事未定,子女的学业也需另作打算。她没有时间悲伤,况且父亲已留给她最珍重的礼物—“希哲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言犹在耳,可直到斯人已逝,她才真正明白这句嘱托的分量。
后来周希哲在北京为她买了一处宽阔的宅院,院中的葡萄架于盛夏时节撑起一片明媚的光阴,梁令娴像是回到了十五岁的单纯时光,只不过彼时是为诗书,此时是为家人。弟妹们陆续立业成家,却总爱拖家带口地在大姐家流连。小侄女赶着叫她“妈姨”,因为“大姨对她像妈妈一样好”,众人听了直笑,她却觉得欣慰。
生活冗长而琐碎,梁令娴却拾起了少女时代的诗意生活,闲暇时总会捧一本诗词细细品读。诸多琐事劳心伤神,但得与家人常伴,又可偷得浮生半日闲,算不上尽善尽美,也足够充实惬意。
几年后战火倏然而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夫妇二人苦心经营的幸福一点点土崩瓦解,家人流散各地。不久周希哲与日兵发生冲突,摔倒后中风离世。曾说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誓言经不起战火的摧磨。那个风雨飘摇的家,最终只余下温暖的灰烬。
八年抗战,梁令娴一直带着四个孩子滞留在北平,始终对日伪政府的合作邀请视而不见。她精通日文,十五岁时便作为日语翻译随父亲辗转各地,自然不会忘记父亲至死未已的赤子心。生活捉襟见肘时,她依然四处奔走,为北平的公益组织防痨协会筹款。
这份公益事业,梁令娴一直做到新中国成立。国内政局逐渐清明,弟妹们早已有了自己的事业,长大成人的儿女们已各奔前程。肩头多年的重担,她终于可以安心放下。那时她已年近花甲,身体每况愈下,只好赋闲在家。
她忆起恍如隔世的及笄年华,父亲教她读书识字的书房已被厚重的岁月烟尘淹没,《艺蘅馆词选》也早已沉寂在世间浩瀚的书海中,她不再是只知花月静好的少女。纵然她两鬓被流年染白,求知欲却仍如当年一般炽热,她对俄国文学情有独钟,为能享受最原始的文学盛宴,她捧起陌生的俄文书,满心欢喜地沉浸其中,不知流年暗换。
岁月如霜,梁令娴却是一个令岁月无可奈何的女子。岁月的风霜爬上她的额头,却无法浸入她的灵魂。这样一个女子,本该与岁月把酒言欢,以清绝的姿态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却未能躲过“文革”浩劫。那时她年过七旬,已无余力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未能等到云开见月明便抱憾而终。
离开时,梁令娴孑然一身,挚爱的弟妹和孩子们正各自在泥沼中挣扎,曾经满溢欢声笑语的家如今只余寂寞清冷。她不愿见这凄凉景象,便闭上双眸,静静沉入永恒的暗夜。
梁令娴逝世十五年后,《艺蘅馆词选》重刊行世。“梁令娴校课之暇,每嗜音乐,喜吟咏,间伊优学为倚声。”再读她的自序,仿佛依然可见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娴如娇花照水,心思明净如雪。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