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临大事而不惧者,方有大将之风范。然并卵,那些让我们哭过笑过烦恼过的事,并非一人经历,而是千千万万个考生共同的心声。吐槽这件事,站好队形,编辑先来!
复读不止你一个
古代考生千里赴京赶考,交通不便,条件好的乘坐舟车,条件差的靠步行,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靠人资助才得以成行。所以一旦落榜,有些考生索性留京,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叶少:看嘛,复读是老传统了,本少当年咋就没有向老祖宗看齐的觉悟!
古代也有特招生
科考称得上万里挑一,中选很难,因此各个朝代对那些参考决心大却屡考不中的考生多少有所照顾。宋代连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未中的考生就可获得特招机会,不过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花甲之年。有人通过特招获得进士头衔时曾作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阮软:好政策要保留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考试不过关啦!
大龄考生又怎样
古代学子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不中都常有,《儒林外史》中范进考了20多回,54岁中举,得知喜讯后直接高兴疯了。小说虽是虚构,说的却是事实。明朝刘珠考了36年,66岁时上榜;董又莘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好在他长寿,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公子小白:精神可嘉,白眉如少年,总比少年心已老要好得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