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芳菲无人知
◎胡狼拜月
图/木叶可
西苑虚掩着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奢华富丽的龙袍缓缓扫过门槛,尘埃早已在槛间积淀,殿外偶有几声鸟鸣,却显得更为萧条。殿堂之中,却见三尺白绫,如花红颜早已香消玉殒,即使已气息全无,却仍是那般美丽,眉如远山之黛,面若芙蓉之花,腰若垂柳之姿。没有垂死挣扎的痛楚,神情宁静平和,淡淡合上的双眸仿佛有着难以言说的不甘。
隋炀帝就站在她身旁,有着遗憾、惋惜和愤怒。他一言不发,仿佛突然失去了言语。
原本这天他和往常一样百无聊赖,在后园中赏花饮酒,左右美人在怀,却仿佛缺了个解语花,可以软语温香,吟诗作对。
醉意朦胧中,忽见一小太监匆匆路过,只是兴之所至,找来一问。
原来是一侯姓秀女自尽了,临终时还握着装着诗笺的锦囊。隋炀帝不知怎的,突然来了兴致,展开一看。只三言两语就动了心,这样的女子,怎么没有早发现?于是匆忙赶去。
面对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眼前这女子,未曾享有片刻荣光,便香消玉殒了。隋炀帝不禁心头大怒,下令处死召选才女的宦官,同时追封这女子为四品夫人,与十六院妃嫔并列,后称侯夫人。为她做了这些事,隋炀帝还觉得不够,破例为她撰写了祭文。
她17岁进宫,死时还不到25岁,纵使是年轻貌美才华鼎盛,却终究抵不过后宫佳丽三千,只能和众多宫女一样被埋没其中,不曾见过君王面。
侯夫人原名侯巧文,出身于世代官宦书香之家。隋朝一统天下后,侯家一直隐居乡里,与世无争。
香溪潺潺,有出明妃。得世外隐逸之风的熏陶渲染,她出落得娴静雅致,若空谷幽兰。因自小饱读诗书,她写得一手灵秀诗文。适逢隋炀帝建造迷楼,广召天下美女。
天下美女皆在应招之列,而才女作为充点皇宫的点缀也必不可少。前者如王昭君,后者如左芬,而侯巧文作为两者兼备之人,更是被选秀者力荐入京,一举被点为才人。
这些从各地搜罗而来的女子个个美艳无比,更是以邀宠争功为奋斗目标。为了得到皇帝宠幸,她们无所不用其极,媚骨横生,钩心斗角。
侯夫人自恃貌美才高,自比王昭君,不屑于屈尊贿赂为皇帝挑选美女的宦官,最终只能落得连年闭锁深闺,红颜始老未见君王面。
耳中听的是夜夜笙歌,嗅的是隔墙西域新进的胭脂香粉。只是,这热闹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
几年过去了,韶华飞逝,空有满腔才华,幽兰美貌,只能对镜叹惋。白发红颜,几多年华,龙颜未见,圣恩未沾,辗转红颜老,蹉跎了岁月,虚度了青春。
自古才女多愁善感,江南女子的敏感多情,更是让她愁苦不堪。一首首悲伤的诗写满了素笺,满腔心事却无人诉说。只好对湖而哀,对树葬花,望月而悲,匆匆写下“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春花繁茂,清风吹拂,按惯例该是皇上派内廷官员到各庭馆选美人进宫侍奉之时。侯夫人自然也是梳妆打扮,期盼能得龙颜垂青。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她独坐苑中愁眉不展,卷帘待来人,却不闻脚步声。忽而抬头,见那枝头寒梅乍放,莫不是这梅花怜惜她这苦命之人,欲带来一丝喜讯?
只是等待是无尽的。日复一日平淡如水的生活,让她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被浇熄,美好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她只能自怨自艾,哀叹自己还不如那庭前的闲花野草,起码承受的雨露还多过自己。更不如那轻贱的杨花随意自在,可以四处翻飞。
从一开始以为进宫可以在君王面前一展诗才,博得龙颜大悦;到后来以为可以得蒙一夕恩宠便足够;最后心想不如生在寻常百姓家,还能夫妻恩爱,朝夕相对。
也许有人说,侯夫人的诗都局限于个人情怀的抒发,全是悲愁哀婉之作,然而,感情倾注于一点者,其情反而显得专一感人。她的诗歌都发自肺腑,并无做作修饰之感,更不是无病呻吟,空诉春花秋月。
香清寒艳好,谁识是天真。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倘若她未曾识文断字,是不是就能和其他宫女一样,默默无闻地活着;或者讨好了宫中内差,便能有见得君王一面的机会?
可侯夫人没有看透这些。常年经受孤苦后,她幽愤地写下了绝命诗,毅然赴死。
隋炀帝为她写下洋洋洒洒的长篇祭文,可惜这一纸长文,对于早已香消玉殒的侯夫人,又有什么意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