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10点半了,你怎么还不睡?”我猛地一声大吼,将悠闲的女儿吓得一哆嗦,她忙放下手中的书,或加快洗漱的速度。这样的场景每周都要上演几回。相信许多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或磨磨蹭蹭,无视时间的流逝,而家长盯着手表急不可耐。
其实,这是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还没有形成。时间管理能力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这也是学习习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对于成人也一样,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工作与生活的质量。我曾经自认为对时间管理得还不错,但事情一多时,就有疲于奔命的感觉,有几次还忘记了重要事情——甚至这些事还记录在备忘录上。尽管我的孩子在许多事上已经将时间管理得相当不错,比如写作业能够按时、独立完成。只是有时遇到自己喜欢看的书,会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对洗漱和睡觉这类自己不喜欢又必须要做的事,就采取磨蹭拖拉的态度。
第一天,时间管理的本质:时间管理=事件的价值×做事的效率。
个人感受:平淡无奇。事件的价值指的是做正确的事,做事的效率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多年来,这类话我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第二天,高效行动:启动+执行=行动力。
1.提升启动力的三个方式
(1)321法则:抛开自己的感受,聚集目标,直面现实,告诉自己:“3、2、1,行动!”
(2)捆绑策略:将跟着感觉走带来的后果浮现在眼前,把逃避行为跟失败捆在一起。
(3)简化原则:行动比选择重要,事情有价值,就可以做,不必纠结于选择。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求职面试技巧、创业理论教育、就业政策、毕业生合法权益保护、简历制作、就业问题心理分析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同时,在选修课方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学生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实。
2.提升执行力的两个方式
(1)分解任务,持续形成激励感。将大目标分成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给自己肯定与奖赏。
(2)“快+早”,形成良性循环。凡事提高效率,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快人一步。
个人感受:开始有点意思了,特别是授课的内容中,将“自我”和“感受”如何进行对立,我们如何来处理二者的矛盾,再引出这些方法,非常有意思,可以借鉴到跟孩子的互动与教育当中。启动力与执行力提升的这个方式非常接地气,拿过来就可以使用。
第三天,高效规划,介绍了番茄钟与GTD(把事情办好)两个时间管理工具。
1.番茄钟
(1)设定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
(2)默念“3、2、1”(321法则),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
(3)用专注的状态高效工作25分钟,不允许走神。
(4)如果做到了步骤3,就完成了1个番茄钟。
(5)如果在25分钟内走神/被打断,则番茄钟失败,回到步骤1重新开始。
(6)每完成1个番茄钟就休息5~8分钟,然后用321法则开始下一个番茄钟。
2.GTD
将要做的事情放到收集箱里,让其进入流程。
第三天的课程对我最有用。前两天学习的道理,其实我或多或少了解过,关键是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依然管理不好时间,而好的工具可以帮我很好地执行这些道理。
番茄钟能帮助人们快速进入心流,专注于需要完成的事,尤其是可以帮助孩子去完成那些他们不太喜欢的事。GTD则正是我需要的,让事情进入流程后动起来,而不是躺在备忘录里。两个工具最酷的不是流程本身,而是可以用实物工具来构建仪式感,真正让时间管理落地执行。
第四天:复习前面的内容。
说干就干,我从网上买了一个漂亮的番茄钟,孩子很喜欢,使用热情很高。我鼓励她将使用番茄钟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完成一个番茄钟得一个积分,积分积累起来可以兑换成钱,由她自主决定怎么花这些钱。
GTD的管理本也准备好了,每件要做的事写到便利贴上,放到收集箱。每天将事情从收集箱拿出来,贴到待办区;完成后再从待办区扯下,贴到完成区;睡前再花几分钟做小复盘。这样,每天的效率提升了不少。
三个星期过去,效果良好。不过,我并不打算时刻绷紧自己,更不想精确到每一分钟都有任务要完成。周末没有GTD,可以放松,同时,每天也要有意识地保留休闲时间。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将抛弃他。在我看来,时间不是朋友,不是敌人,你消费着时间,利用着时间;时间记录着你,塑造着你,时间就是你自己。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