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老师,每每看到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行为,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近几年,中小学生违法事件频发,有因追星的,有因过度消费向父母索钱的,有因玩游戏的。前段时间,有12岁少年弑杀父母,也有13岁少年用铁锤锤死父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痛彻心扉之余,我在想: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除了特殊客观的原因以外,主要还是家庭、学校及社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心理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有了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挫折,才能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这样,学生才会少些怨艾,少些戾气,少些暴力;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多些坚忍。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应该是我们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有责任去为他们做些什么。而该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就此,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随着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目前学校教育应该从知识的传播主阵地转化为兼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懂得宽容善良,学会阳光积极向上地生活。学校这些软环境建设是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让校园这样的环境建设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好场所,把美的东西、健康积极的东西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2.通过开展艺术、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充实校园生活,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3.抓好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也是关键。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良好的校风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也不容忽视。老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可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然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还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不仅仅需要班主任上好班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做好准备。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尊重学生,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不能偏颇或不讲诚信;平时应该多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动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注意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许多的事实证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关心、帮助和爱护,教师和家长及社会对学生倾注爱,才能很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与手段。
最后,我引用美国·斯塔顿所著的《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爱别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