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1月的一天,《新闻联播》播出一条新闻:一个英国人,持一大批二百年前的中国瓷器,将在荷兰拍卖。怎么可以呢?八万多件清代青花瓷!中国百姓急了。
但那些宝贝确实属于一个名叫哈彻的英国人,1985年,他在南中国海成功打捞了一条中国商船。
中国政府无法阻止拍卖,只得派两名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带三万美元前往荷兰拍卖会。国家给他们的指示是,购买几件瓷器用来研究,资金使用的限度是,不超过瓷器价值的三倍。可在拍卖现场,中国专家连牌子都举不起来,因为太贵了。最后的成交价格,超过了起拍价的十倍。一艘沉船十座墓啊,痛定思痛,新中国的水下考古就此起步。
于是他,成了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批队员。
他生在广州,童年跟着父母住“五七干校”,干校附近有个水库,夏天,小孩子一个接一个往里蹦。运气不好的淹死了,运气好的学会了游泳,而且技术不一般。他就是后者。
其时他正在广东省文物所做田野考古,就成了水下考古的不二人选。他正式下水的第二年,英国一家海洋探测公司和中国合作,在阳江海域寻找一艘17世纪的荷兰沉船。
巨大的抓斗伸下去,抓上来二百多件中国古瓷器,还有银锭、铜钱……国家文物局要求英方停止行动。这就是后来整体打捞成功的“中国南海1号”沉船。
外国人不能动了,我们自己的打捞方案尚未成熟,资金也尚未到位,连带海底凝结物重达5000吨的庞然大物“中国南海1号”,直至二十年后才打捞出水,现在位于广东阳江的“水晶宫”里。
他叫崔勇,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潜过南海、渤海、东海、黄海,参与过国内几乎所有重大水下考古发掘。去过深海的人,心静如水。
他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太复杂,膨胀着欲望,游荡着思想;那个世界沉静而单纯,众生都悠游地过着它们的小日子。沉船从这个世界“失足”,跌入了那个世界,永远回不来。随之跌入的,还有神秘的往事、无数的宝藏,宝藏对海底生物没有任何吸引力,千百年过去了,完好如初,只是风浪海潮将它们蒙上厚厚的泥沙。
当他带着古时的瓷器,从冰冷的海底慢慢浮上水面,记者问他是不是很兴奋,最想说什么,他说:也许今天该早点回家,家里有温暖的灯光,也有饭菜香。
(孤山夜雨摘自《今晚报》 图/关节熊)
呛爆鲜词
木乃伊用户
“木乃伊用户”指那些被各个购物网站用各种优惠策略引诱,以至于花光积蓄和时间的用户。这个词带有夸张意味。那么为什么用“木乃伊”来形容这些用户呢?
众所周知,木乃伊是人死后被制成的干尸,制作过程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防腐、脱水风干、包裹这三个步骤,“脱水”和“榨”这个动作有相似之处,“榨干”最初指将物体里的汁液取干净,转喻之后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把某人的金钱、精力、时间吸干了。因此,用“木乃伊”来形容这些被榨干了的用户属于生动化造词法的一种,即比拟式。
电闸人
电闸人,将人比作开关,特指那些在集体生活中任意开始或结束某种活动的室友。具体地说,就是:他们睡了,全世界都要睡;他们醒了,全世界都要开始万物复苏、载歌载舞。这反映的是一种利己主义。于是,有人就在网上发帖求助,如:“宿舍有个‘电闸人’,天天吵架,该怎么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