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以色列砌房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21865
◎ 云也退

  在以色列砌房子

  ◎ 云也退

  

  以色列的犹太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已经很少了,老人们有时会像《三国演义》里的刘备那样,摸着自己的大腿叹气说:“瞧,腿上的肉都松了,可惜呀!”在基布兹里,有65岁以上的老人在的院子大多干净又漂亮。我住在北方一个叫以利隐的村子里时,每天出门都会遇到一个大妈,她养了一万盆花,几乎把余生都用来思考如何让心爱的花卉轮流晒到太阳。她天天把花盆挪来挪去,确保位置不重样;把菜地里的土挖出来又填回去;把花种、菜种收集在一百多个玻璃瓶里……

  对于那些自1948年后就没搬过家的老人来说,房子不是贷款买来的,而是亲自挖土采石,一锹一锨、一砖一瓦盖成的。他们不愿看到劳作的传统在第三代那里断绝,于是一有机会就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我们很辛苦,背砖、种树、修路,天天起早贪黑。”孩子们听到这里,也难过得吃不下玉米片了:“爷爷,你们以前是阿拉伯人吗?”在他们的成长记忆里,这些活儿都是阿拉伯籍雇工干的。

  所以,内奥·茨马达村庄第一个让我觉得新鲜的地方是,在这里我能看到许多干体力活的犹太人。我加入其中,一时竟感觉有些荣耀。

  我与满载泥巴的独轮车共进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两只手的平衡上。体力劳动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的——写一篇文章受阻,你可以无限延长写作的时间;推一样重物未遂,只有放弃的份儿。要么全赢,要么一无所有。当我摇摇晃晃地走到最后,借助惯性把独轮车奋力推过一个土坡,冲到正在砌墙的人群面前时,那些刚才还心不在焉的人忽然炸开了锅。

  “哟——哦——哦——”

  十几只手朝我伸了过来,应该说是朝我的小车伸了过来,就像比萨饼广告里,一屋子饿得发昏的女人围住了一个碰巧长得很帅的送货员。她们个个都在笑,拿着桶和小铲子去车里把泥挖走,顺便打听这位来自远东的小哥的名字。一分钟后,所有人都相信我户口本上登记的名字是“里奥”了。

  “哟——哦——哦——”

  我继续把车推到别的地方,把泥巴往有人群的场地上卸。往墙上刷灰泥的工作多数是由女人来做,原先跪着的女人回头道谢,原先站着的女人告诉我:“去对面,对面断货了。”

  我一趟趟地运泥巴,墙也越砌越完整。到了下午四点钟,孩子们陆续加入建筑队伍,原来农庄的劳动是不分年龄的。

  几盏钠灯同时打开,食堂的人来了。他们从车上卸下一个个不锈钢托盘,就是我昨晚在厨房看到的那种。长圆形的米饭,饭里掺着玲珑的胡萝卜丁和豆子;一大锅黄色的豆豉汤;主菜是杂菜炖蛋,就是把茄子、白菜、西红柿之类与鸡蛋炖在一起,炖熟之后就切成巴掌见方的一小块,我一口气吃了五块。

  (摘自《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浙江大学出版社图/刘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