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距离决定心理距离
◎ 南勇
我们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常喜欢使用“近”或“远”这类表示距离的字眼。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所左右。
打个比方,如果是恋人或发小关系,就算对方和你勾肩搭背甚至耳鬓厮磨,你也不会觉得别扭;如果对方只是上门送快递的业务员,即使对方拍拍你的肩膀或凑到你的耳边说句话,都会让你感到浑身不自在,如果对方还是异性,恐怕你打电话报警的心都有了。
显然,上述两种情况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前一种情况下,涉事双方的心理距离很近,所以能够轻松地接受亲密触碰;相反,在后一种情况下,涉事双方的心理距离很远,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拉近彼此的物理距离,就容易引起当事人极大的反感。
不过,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如果你能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拉近与他(她)之间的物理距离,那么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立刻被拉近。
就拿前面那个快递员的案例来说,假设为你送货的快递员的旁边还跟着他的上司,而这个快递员趁他上司不注意,迅速凑到你耳边小声说:“我刚才偷偷给你优惠了两块钱,千万别声张!”你大概会立刻对这个快递员产生好感。这不只是因为快递员给你优惠了两块钱,更重要的是他以不让你讨厌的方式极其自然地拉近了你们的物理距离,令你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只要你能想方设法拉近与某个陌生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就会让他(她)产生心理距离也很近的错觉。记住,是“错觉”,这两个字很重要。
有位外国学者曾经做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拉近与某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那么你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一定不可以超过120厘米。换言之,只有将彼此的物理距离控制在120厘米之内,两个人才可能产生真正的亲密感。(摘自《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湖南人民出版社 图/千图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