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等收入陷阱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6439
◎ 流沙

  中等收入陷阱

  ◎ 流沙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机械配件加工的。生意好的时候,他租了两亩地大小的厂房生产配件,前几年赚了不少钱。

  但从前年开始就不行了,他投入的设备几乎全闲置在厂房,有几台价值四五十万元,据说损失不轻。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他的配件是为挖掘机、升降机等设备配套的,加工的是其中的一个零件,这几年订单急剧缩水,终于难以为继。

  这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就是进入了不能再依靠高投入带动增长的常态,与挖掘机等重型设备相关联的矿山、钢铁、锻造等行业开始去产能,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这些产能削减自然导致挖掘机等设备需求的下降,需求下降后,先是出现零件价格下滑,那是配件厂家竞价的结果,大家都想保住自己的销售,最后影响到我朋友的这家加工厂的效益急剧下滑,直至全线停产。

  在经济学界,有一个概念叫做“中等收入陷阱”,大致意思是当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的时候,工业化所带来的增长动力消失了,就像飞机在天空中,发动机突然失去了动力,迫切需要新的发动机替补上去。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社会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因为经济的关联度极高,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难度无异于“在高空中给飞机换发动机”。

  如果大家还是没有弄懂“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假如你有农事经验,那就非常好理解了。几十年前,种地全靠人工,后来田地里配套了插秧机、收割机……亩产一下子就上去了,但机械化投入是有限度的,并不是投入越多,产能越大。如果一百亩地的标配是一台插秧机、一台收割机,而你投入了两台、三台甚至十台,这些过多的投入全部是无效投入,甚至是负数。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

  很多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的大企业一个个倒下了,而那些默默坚守认定靠手艺和技术生存的企业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譬如华为,再没有一个企业像华为这样具有典型意义了。当大家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奔跑的时候,华为却一门心思把钱用在技术研发上,它积累了通讯行业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推动企业发展的“发动机”“燃料”的准备十分充足,即便刮大风下大雨也奈何不了它。

  (月月鸟 摘自《羊城晚报》图/千图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