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也会变胖
◎[日]栗原毅

身上脂肪多的胖子连血液都“胖”。尤其是囤积了内脏脂肪的人,就算外表看不出胖,血液也没有例外地“发胖”。
“血液发胖”这种说法不常听到吧?其实是我故意用这种形容词,意思就是血液中含有大量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是三种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能量来源。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成分都一样是三酸甘油酯,所以“血液发胖”这个说法也不为过吧。
血液一胖,体内就会陆续出现不好的现象,被称为超恶性胆固醇的物质也是因为三酸甘油酯增加过多而生成。三酸甘油酯还会引起各种反应,导致血管脆弱或堵塞,加速动脉硬化。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胆固醇是文明病的根源,而胆固醇也是血液中的脂肪。然而,胆固醇并非只包括多余的附积在血管壁上的恶性胆固醇,现在已知的还有清除恶性胆固醇的良性胆固醇,人们对于胆固醇的看法也出现了改变。
除了良性胆固醇减少并非好事,恶性胆固醇的影响也不像以往所认定的那样糟糕。
取而代之出场的是另一个大反派——三酸甘油酯。经过各项调查,人们发现这家伙是“真正的大坏蛋”。事实上,大概20年前我就怀疑过三酸甘油酯说不定比胆固醇还坏。
我的专业领域是治疗肝脏疾病,当年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成人医学中心,一年诊疗过好几千人的肝脏。当时我发现很多脂肪肝患者其实恶性胆固醇的数值没那么高,却有良性胆固醇较低、三酸甘油酯偏高的特征。
接下来我追踪调查脂肪肝患者,深入研究后发现,脂肪肝会引起动脉硬化。
三酸甘油酯增加后引起的坏处有两个。
第一是良性胆固醇减少,恶性胆固醇会变小,产生超恶性胆固醇。超恶性胆固醇的坏处近年来格外受到关注。因为非常小,超恶性胆固醇很容易直接渗进血管,也容易氧化,且在血液中停滞的时间很长。从以上可知,这非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如何才能减少超恶性胆固醇背后那个“真正的大坏蛋”,让肥胖的血液复原呢?
答案是和不在体内囤积脂肪的做法一模一样,就是饮食不过量,不摄取过多热量,外加运动燃烧脂肪。我们吃下肚子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成为能量来源或用来维持身体机能。蛋白质是构成肌肉、酵素、血液的主要原料;糖分和脂肪则是动脑或活动肢体的能量来源。多余的蛋白质最后会化为尿素被排出体外,但用剩的糖或脂肪并不会排出体外,而是合成三酸甘油酯,储藏在全身的脂肪细胞中。这就是体脂肪的真面目。
三酸甘油酯囤积在皮肤下方的脂肪细胞就成了皮下脂肪,囤积在腹部肠间膜细胞脂肪的就是内脏脂肪。
(摘自《这辈子再也不会胖》漓江出版社 图/子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