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负翁”
◎ 山 东
人人都以为美国人富得流油,可美国人非但在银行里没什么存款,反而欠一身债,都是“负翁”。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存款率为负10%,几乎一半的美国人在紧急情况时,连400美元都拿不出来,也就是说一半美国人每个月花得只剩下几十块钱。这与中国人简直是天壤之别,在世界上,中国人的存钱能力基本无人能敌。当中国人在“存存存”的时候,美国人基本在“买买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商家刺激买买买
其实,这不仅是美国人的问题,在它的邻居加拿大,大约20%的人存款不到1000加元,而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存款却已超过了4万元人民币。这也反映了现代经济的一个典型现象,发达国家的人民热爱消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热爱储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是消费驱动型,比如一般美国的个人消费占经济总量的70%左右。因此,为了经济平稳增长,整个美国社会都在变着花样促进消费,使得多数人习惯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目前美国人均持信用卡超过8张,每张信用卡都经常推出五花八门的回馈和返利优惠。比如,有的信用卡只要开卡的3月内刷满500美元,就有150美元的返现;有的信用卡绑定苹果手机的支付功能,就可以获得每笔高达10%的返现。在这样的诱惑下,大手大脚的“卡奴”和“剁手党”大军成长起来了。
衣食无忧够胆买买买
在中国,老年人给子女买房要存钱,年轻人为了孩子上学要存钱,中年人为了养老要存钱。每个月默默存点钱已经成了中国人秘而不宣的优良传统。说到底,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没钱,未来就可能没保障,生活就没有安全感。而在美国,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如果你因个人原因沦为穷人了,还有政府这个大靠山。美国每年会根据物价水平制定一条贫困线,一般是购买食物所需花费的3倍。政府每个月会发放数百美元的食品券,为处于贫困线的人提供廉租房、免费的医疗保险、低收入津贴和买房减税优惠。
换句话说,即使你花得身无分文,在最窘迫的情况下还有政府救济,生活不会糟糕到哪儿去。这也在无形之中助长了超前消费的风气。
存钱不一定是放银行
中国人对美国人有不爱存钱的印象,可能是因为对存钱的概念理解不一样。中国人求安稳,将钱放在银行视为存,但在美国,大多数人不这样想,他们认为钱能生钱才是存。美国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资金流量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也极其丰富,这就为美国人投资提供了多种渠道。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美国人储蓄几乎看不到利息,有的时候银行利率甚至低到0.01%,与投资带来的丰厚利润相比,与信用卡慷慨的开卡奖、返现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因为遗产税很高,最高税率达55%,加上美国人独立意识也强,大多数人信奉继承巨额遗产会毁掉一个人自身的努力,为子女存钱留遗产的好父母也就不多了。
(丁强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6年第7期 图/千图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