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须中迷路
◎ 吴晓波
那天,在北京单向街书店的西海店,我问正坐在对面埋头读书的许知远:“你说,一个人读书会有穷尽的时候吗?”他很快回答说:“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了。”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无耻”,不过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无耻”地回答。试想,柏拉图、孔子到底读过几本书?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无法与先人相比?
香港《苹果日报》总编辑董桥早年在伦敦钻研马克思。后来他说,原来自己认识的不是马克思其人,而是马克思的胡须。他说:“胡须很浓,人在胡须丛中,看到的一切自然不很清楚。”
时光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成为明日的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地烧成灰烬,而人们越来越少追究光芒被点燃的起源。
R·G·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写到:“时间把世界放置在一头大象的背上,但它希望人们不再追问支撑大象的东西是什么。”他又说:“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读书30年,我常常在别人的胡须中迷路。
(摘自《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浙江大学出版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