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最好的
◎ [德]吉仁泽

假设我们要买一条裤子,有些人会努力找到最好的那一条,而认为其他的裤子都不适合自己。他们走进一家商店试穿了一条又一条裤子,全部试完后他们会走进另一家商店试穿那里所有的裤子。沿街还有很多家商店,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在商店马上要关门的时候,他们选好了裤子,但依然不能确定自己选择的是不是最好的。因此,“最大化法则”极易让人们产生不快。购物网站和智能手机出现后,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各种购物信息,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完成最佳交易或买到完美产品的欲望。
另一种做法是找到足够好而非最好的产品。假如你在找一条合身的黑色裤子,价钱不超过100美元,如果你找到了符合自己期望的裤子就直接买下吧,然后去喝杯咖啡,不要再去试其他裤子了。
研究显示,常用“期望法则”的人往往比钟爱“最大化法则”的人更乐观、自信,而后者往往存在完美主义、抑郁、自责等倾向。
有多少人购物时会使用“最大化法则”呢?研究显示,有1/5的人表示他们会努力找到最好的裤子,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跟已婚或与伴侣同居的人相比,单身人士更喜欢使用“最大化法则”。
这些经验法则还可以应用于很多日常活动,比如如何决定今晚看哪个电视节目。奉行“最大化法则”的人会拿着遥控器把所有的频道都浏览一遍,以确保找到最好的节目,但是因为有些频道正在插播广告,他们不得不再回头看一遍这些频道。整个晚上他们都在按遥控器寻找最好的节目,最后很可能什么节目都没看成。另一种做法是寻找足够好的节目,一旦找到就安心观看。
学会选择足够好的东西,明白可能还有更好的选项,这对于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生存的我们来说很重要。点餐、购物和看电视都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选择,但它们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甚至会让我们不安、不满。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在选择配偶或工作时都采用“最大化法则”,不惜一切找到完美工作或完美伴侣,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摘自《风险与好的决策》中信出版社 图/亓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