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卖物
◎ 林国卿
最近两位老友分别想卖出所拥有的财物,一位是卖琴,一位是卖屋,都是一生积累的所谓身外之物,但究竟卖给谁,卖多少价钱,两人都没谱。
那张七弦琴是清顺治年间的老琴,声透韵佳。顺治距今约370年,老友盘算着卖个200万台币便满意了,也曾有人愿出150万台币,他本想出售,旁人却怂恿他:“开什么玩笑,顺治接近明末,最少可卖300万台币。”他这一听,心顿时变大了,开始翻阅去年文物拍卖年鉴,一张清中期古琴拍出50万人民币,一张明末古琴拍出130万人民币,他心想,两者折中,清早期应可值100万人民币吧。短短几天内,七弦琴的售价从台币200万、300万涨到了500万,他兴奋莫名。这时有人出价200万,他觉得有辱老琴,坚持不脱手,其实他另拥有宋琴一张,估价上千万人民币。
想卖屋的老友是因为换新房负担重,几年前曾有人出价台币3800万,他原想拍板,儿子却认为价格偏低,因此买卖不成。后来他恍然大悟,儿子当然算计将来可能继承的钱财。如今由房屋中介估价,双方议约3300万,几年之间少了500万,他却轻松地说:“即使3000万我也卖了,钱够用就好。”
我不晓得这一琴一屋的升值潜力如何,这关乎关文物行情与城市发展,变量太多,所以不能判断两位朋友的理财方式谁对谁错,我只明白此刻谁是轻松的,谁又是负重的。
(摘自《深圳商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