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包产到户”
◎ 禹艳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暮色将近的傍晚沿着河边散步。
到达德国不伦瑞克市的当天,我受邀去了一位朋友家做客,他家住在市郊。饭后,我们去散步。临走前,他去储物间拿出一根一米多长的打捞网,我诧异道:“带这干嘛呀?”
他说:“我承包了附近的一段河流,散步时正好经过,顺便看看河面有没有垃圾。”
承包河流?朋友不是有工作吗?我更疑惑了,问:“你当环卫工人了?”
朋友摇了摇头,笑着说:“不,我只是承包了一小段河流而已,不耽误我的正常上班。很多家庭都抢着做这件事呢。”
原来,德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奇迹”时期后,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河流成了污水沟。后来各地陆续设了环保警察保护河流,但因为境内水道纵横,保护起来相当困难。为了长效久治,市政部门提出了将河流承包给附近居民的倡议。
朋友补充道:“虽然是自愿原则,但承包者要与河流管理部门签订合约,要进行培训,要学习如何管好河流,还要会使用测试工具对水质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自己承包的河流被污染,要及时上报给环保警察。我每天都会查看这段河流的情况,看河里有没有泛起泡沫、有没有死亡的鱼虾或生活垃圾。”
“做这些是纯粹的义务劳动吗?”
朋友满足地笑了起来,说:“肯定不是啊,我们家不仅不用交物管费,我还能少交一些工资税呢。政府会按照河流的长度和承包的时间长短给予相应的优惠。”
保护河流、爱护家园的口号总不绝于耳,德国将河流承包给每个家庭的举措,无疑将之落到了实处,值得学习和借鉴。
(摘自《新民晚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