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皮毛
王逅逅
埃莉诺是我在美国交流时认识的好朋友,她曾经来中国做过交流生。虽然我们有着相反的个性,但我们的旅行一直很顺利,直到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住的青年旅舍的房间来了一个新房客。
加州来的冲浪客好奇地问:“中国怎么样?我要不要去呢?”
“别。”我还没说话,埃莉诺就开口了,“现在污染特别严重。对了,还有地沟油,你吃饭时可得小心。那儿遍地都是假酒!记得有一次我们出去喝酒,第二天头疼得可厉害了。”
“那里的酒吧怎么样?”冲浪男生继续问。
“天啊!”埃莉诺说。
我忍不住了:“好像美国没问题一样。我们知道地沟油脏,所以不在外面吃饭,也知道有假酒所以不随便喝酒,空气不好就戴口罩。你们呢?你们什么事都抱怨政府,天天上街游行。”
然后她一下子就转过身去,开始看手机了。我气不打一处来,也转过身去不理她。冲浪男孩在我们的沉默中偷偷地跑掉了。
我们没再说过话,第二天凌晨,我就搭飞机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偶然间翻到埃莉诺曾经的申请芝加哥大学中国项目的文书,我忽然才发现她对中国的感情:
“2008年的时候,我一个人离开家,在北京住了9个月。我那时候还不怎么会说中文,从来没有离开过美国。在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不能理解最简单的中国风俗——为什么我的接待家庭坚持让我在家里穿拖鞋。过了几个月,我总算习惯了在北京的生活。接待我的家庭有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儿,我叫她姐姐。姐姐是我在中国时最亲近的人之一,是我的语言伙伴、导游以及在睡觉之前与我交谈的伙伴。我们的对话总是帮助我了解中国,让我不再想家。没有什么比传递快乐更好的了……”
看到这里,我想要给埃莉诺打电话,想跟她说说话。也许那些我们对其感情至深的东西,表露出来的只是一点点皮毛。
(摘自《像她那么有范儿》译林出版社 图/陈明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