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考多「任性」
◎ 黄小凡
有关民国时期的“高考”,被传诵最多的大概是与钱锺书有关的故事。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锺书。他后来回忆:“我的数学成绩不及格,但国文和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的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钱锺书并没有说自己数学考了多少分,但他的英文和国文是特优确是事实,并且英文还是满分。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
拍板录取钱锺书的时候,罗家伦一定想到了自己当年考北大的经历。
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也参与了阅卷工作,并负责国文阅卷。看到一位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写得非常棒,胡适便给了他满分。后来得知罗家伦虽然国文很厉害,但数学考了零分,而且其余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怎么办?胡适便在招生会议上力主“破格录取”这位偏科严重的考生。幸运的是,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支持胡适的建议,最后他们力排众议将数学考了零分的罗家伦招进北大。
事实证明,蔡元培和胡适的决定是正确的。罗家伦不但成为“五四运动”的得力干将,1928年,他还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后来,罗家伦还做过南京中央大学(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的校长。钱锺书并不是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特例,1931年,吴晗考清华时数学成绩是不折不扣的零分,但也被录取了。
这样的“故事”或许会让人认为破格录取是很随便的事,其实情有可原。民国时期,由于其政局不稳而无法保持大学授课的连续性,而那时的大学也多处在“青春期”,录取工作难免随意。1930年,臧克家参加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其数学得了零分,作文也仅仅是三句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就凭这,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将臧克家“破格录取”,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便多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诗人。系主任这么“任性”,这在现在是难以想象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或许又可以作为当初招生制度不规范的一个明证。
(摘自《看历史》2015年第6期 图/zzz)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