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命之水伏特加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2175
◎ 黄山

  生命之水伏特加

  ◎ 黄山

  国土面积有75%属于亚洲的俄罗斯凭什么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可能因为他们和欧洲人有一个共同爱好:把自己的蒸馏烈酒称为“生命之水”。

  起源于俄罗斯的伏特加英文名为Vodka,含义和白兰地、威士忌一样,就是“生命之水”的意思。一般的伏特加通常以混合原料来发酵蒸馏,除了有大麦还会有地瓜和玉米,杂质较多,口感粗陋,酒体像刀子般割喉。高档的伏特加则走“纯净”的路线,以单一的谷物为原料,例如小麦、大麦、黑麦、裸麦。一瓶好的伏特加几乎不会有酒精以外的味道,很纯净也很无聊。

  俄罗斯的老派伏特加酒鬼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他参加过因不满伏特加税收高涨而发动的武装起义;他在国家禁酒令生效时宁愿冒着引起火灾和坐牢的危险而在家私自蒸馏伏特加;纳粹来时,只要他能得到每天100克的伏特加配给就能扣动扳机战无不胜;经济困难时,他一天的工资只够买三分之一瓶伏特加,却在结算工钱后第一时间来到酒馆,寻找另外两个和他一样的穷光蛋“团购”一瓶分着喝下;贫穷时,他净饮伏特加配黑面包和酸黄瓜;富有时,他净饮伏特加配鱼子酱……伏特加就是血与火,就是生命,就是男子气概本身。

  在俄罗斯以外的地方,酒吧行业很快就发现了伏特加的美妙之处。因为它纯粹得不含太多杂味,因此就像一张画纸,可以任调酒师像绘画一样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创造各种风味。在伏特加中加入姜啤和青柠的“莫斯科骡子”率先流行起来,随后是海明威在书中提到过的以番茄汁、芹菜、盐、胡椒加上伏特加调成的“血腥玛丽”。

  闷骚的北欧人则用了另一种方式来颠覆这个市场。诞生于瑞典的“绝对伏特加”在19世纪70年代末大变身,以宛如瑞典老药瓶的透明磨砂玻璃瓶和清新的商标包装自己,又不惜成本请来艺术家参与广告品牌形象设计,还推出了多种风味的伏特加。“绝对伏特加”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与“斯米诺”并驾齐驱的伏特加巨头。

  除了用来畅饮,伏特加还能用来救命。澳大利亚的医院曾经有使用“伏特加滴注”救活企图自杀者的案例。一名男子在吞服完大量致命性物质后,医生诊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适当剂量的酒精,但由于医院的备用酒精紧缺,医生们不得不找来一箱伏特加酒,每小时通过一根导管向病人胃部滴注约3个标准杯的伏特加酒。该疗法一直持续了3天,最后病人完全康复。最初被期望用于治病救人的“生命之水”终于在地球的另一端达成了这一使命。

  (摘自《南都周刊》2015年11期 图/千图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