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到什么程度
◎ 晚睡姐姐

十多年前,我一个同事以一年的工资购进了一件白色皮草,每天招摇过市,美得冒泡。平日省吃俭用的大姐、大嫂们看不过去了:“这图的是什么啊?”同事很淡定:“图一乐呗。”她一直是一个敢买、敢穿、敢享受的人。
女人爱对别人的穿戴讲东讲西,本质上是羡慕和嫉妒。每天数着铜板花、啥都舍不得买、弄得灰头土脸的“贤妻良母”看见这种败家娘们——尤其是败家娘们居然挺被老公疼的——就眼里冒火、心头发苦。
我喜欢和她在一起,因为无论日子如何都不会把自己变得苦大仇深,穿了件新衣就能高兴几天。别人总以为是她打扮得美才拴住了老公的心,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谁不愿意和容易快乐的人在一起呢?你给她一分阳光,她还你十分灿烂,这简直是一个叫人着迷的游戏。
有位男士给我写信,说他老婆很让他头疼。不是因为他老婆不好,而是太好了,太贤惠了,把钱都往他和孩子身上花,自己朴素得跟“文革”中期的妇女差不多。他说家里不是没钱,他每次出门回来都给她买化妆品、衣服,可她都不用,也不穿。让她雇保姆也不雇,说不放心,什么都自己来,日益变得“大妈气”。他是个很讲生活品质的人,在公司是高管,公司有什么活动让带家属的时候,他带着她显得特别不协调,别人看着不顺眼,他自己也别扭。即便如此,他也忍了,可她还抱怨,抱怨自己辛苦劳碌,抱怨他不体贴。他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是她不领情而已。
说到最后,我听懂了他的潜台词:她要是再这样下去,对不起,只能嫌弃她了。
站在女人的立场,我当然要对他进行开解;但同为女人,我对她也恨铁不成钢。
她抱怨男人没良心,不感谢自己的付出,我说不需要对他那么好,要先知道怎么对自己好,可她又说自己愿意对他好,只要他也对自己好——完全是个死循环。
这样的妇女很难改变。她们奉献、牺牲,甭管生活需要不需要,总之她们给自己找到这个定位就不肯放弃了。她们缺乏享受生活的能力,内心沉重,不快乐,全身散发着极大的负能量,影响到伴侣的感受,这无形中又抹杀了自己的一部分贡献。她们干了一些对生活帮助不大、没什么意义的事情,然后企图在这些事情中寻找自己的意义,这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有句话经常被提起: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这些技术性问题很少被人提起,仅仅只是停留在要打扮、要敢花钱这个层面上,未触及问题的核心。对自己好一点,不是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浪费和消耗,而是懂得享受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的细节,不焦虑明天,也不悔恨昨天,始终立足今天,做一个能令自己快乐、也能令别人快乐的人。
是人都知道应该对自己好,为何女人总是跑偏?最重要的原因是她们缺乏自我,解决不了我是谁、我为谁而活的问题,所以女人很容易去男人那里找存在感,无论贤惠还是节约,都只是她们想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但这种途径不会自动补全她们内心的安全感,相反还会带来委屈和不满。
她们总是出发,却找不到回程,迷失在半路。男人通常都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更自我,更懂得怎样对自己好,这点值得女性效仿。
(摘自《祝你幸福·午后版》2015年第1期 图/短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