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时髦越傀儡
◎ 薛 涌
我是老派人,首先是“老”,今年五十有二,而且“派头”上也老。
我年轻时就属于“出土文物型”青年:衣冠不整,不追时尚,如今在美国出门,就像个非法移民,在中国,则像个进城民工,没有iPhone、iPad。我对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往往多有微词:他们太“潮”了,所以太傻了,将来难以成功。
我从来没有禁止过女儿上网、玩手机,但以我的观察,孩子有充裕的精神生活,基本不需要这些。
如今,时髦的年轻一代谈起乔布斯、硅谷无不敬若神灵,但是,创造了iPhone、iPad、iPod 这些玩意儿的高工、高管们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他们把孩子送到硅谷中的华德福学校。学校规定,在七年级以前,也就是 12岁前后,孩子们连电脑都不能碰,更不用说 iPhone、iPad、iPod了。
美国曾有人反省:在上世纪和 19世纪,在受教育的阶层中,写生相当风行,许多人都能画一手好画。如今,你到常青藤学校去看看,在优秀的人才中,会画画的也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相机的发明给大多数人提供了代替写生的工具。这还大大不够,相机还“进化”成了傻瓜相机:你只要咔嚓一下,就万事大吉了。照相都不用学,谁还费心练画画?
在网络和移动通讯的时代,人们更是把“傻瓜”全能的潮流推向极致:智能手机的功用早已不限于自拍、传送、导航、搜索……各种专家、咨询师、教练、人生指导,都在那里严阵以待,告诉你在什么时刻应该怎么做。
比如,在家庭争执中,智能手机会及时警告:“这不是和你妻子再吵一架的时候!”你去和刚刚认识的女友约会,关键时刻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向你发出指令:“现在你可以亲吻她了!”这些建议不仅仅来自权威的专家,而且有大量在类似场合收集的统计数据为例,以证明其灵验,你最好还是听从。
我们活得似乎越来越快活,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像个傀儡。从表面上看,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等,但其实认真检讨就会发现,现代社会实在很不平等,人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创造者,一种是享受这些创造的人。前者往往把后者视为傻瓜:他们什么都干不了,要为之设计最容易操作的辅助工具。
(摘自《甘肃日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