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作者:何蕾
学校: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这是一本书,它的封面是一片灿烂的彩霞,太阳的身影氤氲在远方。一只风筝,似冲破了迷离的天际。在风中,它自由着,飞翔着,也许动荡过,但在线遥遥的另一端,却永远有一个人在牵引着它,带着它一起去追溯它的家乡——阿富汗。
阿富汗,一个在我眼中战火纷飞的地方。然而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我却看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天真地欢笑,在一片翠绿的草地里奔跑、追逐。这里,又重新成为了一个有欢乐的国度。书中的阿米尔和哈桑也曾一同生活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之上,哪怕他们是恰恰相反的人,有着恰恰相反的身份与地位,却未曾影响他们之间的快乐和友谊,甚至爱情。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一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粹信任、忠诚和爱的情感,也是忠实的奴仆对于主人写下的永远不变的誓言。也许一直是彼此相爱,可是传统的冰墙筑在他们的心中,从小到大灌输的思想之中,没有人可以去跨越人种高低的界线。从这一刻起,阿富汗几千年的伤痛被血淋淋地剖开,赤裸地揭示在读者的面前。所以当风筝坠落,阿米尔选择了懦弱,并转身而去。阴影射过了白雪上的血渍,哈桑与阿米尔的快乐与悲伤随着风筝一同逝去。
日子是永恒的流动,它不会因为你而停滞,倏忽之间,既让世界盛衰荣辱,俱成过眼云烟。也许是侥幸怀着这样的想法,阿米尔逃避了。当他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狠狠地甩开了哈桑,他与父亲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可是他的内心,却是一直彷徨,也背负着痛苦。他决心再次踏上成为好人的路,去救赎哈桑的儿子,去救赎自己所憎恶的自己。最后,他开始奔跑,开始追逐,追逐那只象征着他人性中所缺少的那一部分,以及儿时的欢乐与悲伤。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鲜红或湛蓝。望着远方的风筝,我们追寻,我们仰望,在追风筝的路途中,我们诠释了整个世界。这途中,有沟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担起责任,鼓起勇气,翻过千山万水,跨越艰难险阻。我相信,我的风筝一定会在某座山的后面等着我。
我追。
点评:略有些散文味道的读后感,作者娴熟的在思绪里重织故事脉络,繁而不乱,着力于追寻人性中的责任与担当,来树立自我的人生高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