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书几则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 热度: 30090
作者:李怡蒙

  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读书几则

  作者:李怡蒙

  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品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这本书,就像藏在深海里的宝藏。但因这世间“虚假的宝藏”太多了,便造成了真正的宝藏被湮没了的情况。

  与其说我是对这本书的喜欢,不如说是我对婉儿的喜欢。首先吸引我的是婉儿的名字,上官婉儿,上官是一个大多数属于男人的复姓,婉儿却是一个很优雅的名字。

  谈到婉儿的身世,我替她悲哀,愤愤不平,不就是国母与天子的家事吗却为何要拉扯到婉儿的祖父,那个博学多才的上官仪呢?所以,婉儿见到的是亲人的血河,婉儿的妈妈在那场血洗上室的浩劫中,显得那么的坚强。最终婉儿和她的妈妈被安排到了——掖庭,在掖庭这浅薄之妇才住的地方,小小的婉儿居然一尘不染,照样每天去内文学馆读书,照样纯洁,不管14岁前还是14岁后。

  婉儿真是幸福,上帝居然把女人身上所有的优点几乎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智慧,聪明,美丽,纯洁……通通争先恐后地附了婉儿的体,她是何等的了不起,把武则天的三位皇子都迷得神魂颠倒。而我们的上帝送给她美好的同时,就让武则天把她的一生纯洁给毁灭了,从某种意义上,婉儿比武则天还要厉害。但婉儿有个致命的缺点:她被身边那些男人,那些爱她的男人给害得丧了命,最让我佩服的是婉儿在宫里的如鱼得水,就连武则天也望尘莫及。

  总之,我是喜欢婉儿的,绝不亚于某些同学的追星程度。

  上官婉儿是我人生的榜样!

  读《苏东坡传》

  想写读后感的,就是《苏东坡传》,它的作者是林语堂先生。读完这本书,也对这位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与韩愈的一生有些相同。另外他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全才。他生于一个读书人的家庭,他、他的父亲及弟弟,一个壮志凌云,一个沉默寡言,一个深沉难测,而他们三个都是文坛奇才。苏轼不仅是个大文豪,他在官场上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和弟弟子由同考入进士后,由于他做人不圆滑,遭到排挤,官场中几上几下,后来才被重用。由于他不懂得为官处事之道,甚至得罪皇帝,贬官是常有的事了。当时的朝廷很荒唐,太后很精明,而皇帝很昏庸。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与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和皇帝的宠臣对着干,他的宠辱不惊和勇气,让我佩服不已。

  林语堂在原序里这样说: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于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的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的。

  苏东坡一生有两个妻子,一个精明能干,一个温柔娴淑。他的妻子王弗26岁就去世了,他写了一首《江城子》用来悼念亡妻,读起来情深意重,也能读出他心灵的沧桑。可见他是一个重情义的男人。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坎坷,可从他的诗词、文章中看出,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他有一颗宽容的心,即使他经历人生的低谷时期,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题诗,他与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吃着西瓜,在乡间散步,唱歌。可谓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有一次他肚子不舒服,他以为是痢疾,大夫说是肠胃出了问题。由于大夫的误诊,不久,他去世了,享年66岁。他就像一阵清风般的度过了一生。

  拿林语堂做总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到这个书名,就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看过一些有关历史的书,除了感觉当代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别的历史故事读起来都感觉有些枯燥,而这本书看到书名就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更重要的是,关于作者袁腾飞,我是早有所闻,袁腾飞——一个中学的历史老师,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的节目,我是只要有时间一定会打开电视收看的。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跟别的历史书籍所讲是有些区别,就拿王莽来说吧,《林汉达历史故事》和赵玫的书,虽然对王莽没有正面的批评说词,但让读者读出的感觉是:王莽是个谋朝篡位,道貌岸然,五毒俱全的坏人。可袁腾飞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个人认为,王莽是个非常有前途的人,他具备了君王最基本的素质,只是他过于心急,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这是中国一句比较常用的话,可是他没有细细斟酌此话,所以才会被推翻。”

  再说秦始皇,大多数书的提及,除了秦始皇的建功,就是他的专制残暴而带来的后果——秦朝两代就灭亡了。而袁腾飞认为,秦始皇的专制残暴与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身边的谗言太多。但作为皇帝他功大于过,导致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只是一根导火线,真正让秦朝彻底灭亡的是大家忽略了的二世,二世比秦始皇还要专制残暴,而且没建任何功绩。

  看了这本书,感觉入神的是他的叙述手法好像是在用评书式的调侃历史,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看这本书的过程是享受的,是不舍的,它让我对历史也有了些新的看法和想法。我的不舍与喜欢,不仅仅是它很有个性,还因为作者有他独特的见解和分析,顺应了袁腾飞所讲:“历史不应讲成公式化、抽象化的结论的堆积,枯燥、僵化的材料的罗列,而应让读者的思维动起来,让材料活起来,在读者面前展现生动的历史画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