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八〇后在行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文学 热度: 18701
⊙ 文/王 干

  八〇后在行动

  ⊙ 文/王 干

  

  王 干:现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有《王干随笔选》《王蒙王干对话录》《世纪末的突围》《废墟之花》《南方的文体》《静夜思》《潜伏我们周围的》《潜京十年》等学术专著、评论集、散文集。

  八〇后作家是文坛持续发酵的一个话题。韩寒、郭敬明在本世纪初带来的旋风冲击了文坛的很多领域,如今他们在影视圈里去折腾了,而新一代的八〇后作家悄然生长。他们以不同于韩寒、郭敬明的行事方式在文坛低调地展示着自己的实力,马金莲、于一爽、甫跃辉、周李立、王威廉、孙频、朱个、文珍、宋小词、张怡微、陈幻、马小淘、郑小驴、蔡东、陈崇正、霍艳、手指、小昌等人,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刊物上,渐渐成为文坛的主力军。

  《青年文学》是青年作家的出发地、成长地,开辟这个栏目让我主持,是因为我作为《青年文学》的老作者,也是从青年过来的。如今年轻一代的作家们在成长,我有义务去添薪续火。同时我也是老编辑,同一代代青年作家打过交道,常常在青涩之中读出他们的成熟气息。其实,对我来说,也是防止自己老化的有效措施,青年身上的活力是文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北京不出青年作家久矣。

  这一期推出的于一爽,是北京的青年作家。北京的青年作家一出山总是能够惊动文坛,当年阿城、张辛欣、徐星、刘索拉等都是一鸣惊人,后来的刘恒、王朔也曾了得,之后的七〇后作家还出过丁天。八〇后的呢?虽然居住在北京的不少,但北京地产的京味却一个也没有。这一回于一爽带着一身的京味儿和张辛欣、刘索拉那般的豪气及逼人的才气来了,她的小说虽然说不上惊世骇俗,但也不拘一格。她的《每一个混蛋都很悲伤》等小说,让文坛刮目相看。毕业于电影学院编剧系又在知名网站当文化版副主编的她,委实在小说里灌注了新的元素。那些闪耀的镜头和断裂感,是场面化的叙事;而北京人与生俱来的反讽语感,在搅拌了网络的热元素之后,呈现出来的于式叙述流,确实新鲜而不沉闷。

  此次推出的两个短篇,《十年》和《酒店》都很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十年》,写了人生交错中对美好事物的挽留。《酒店》让我想起英国作家福特的短篇小说《石泉城》中两人在酒店里面的情节,那篇小说的转折发生在汽车酒店;酒店聚合情人带来快乐,但没有安定感导致女主人公决定离去。于一爽在叙述中保持着那种平淡冷静的口吻,淡化了性别意识形态的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保持高度中立甚至中性的叙述品格,是值得关注的小说动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