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畏权贵为百姓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4449
任艳

  

  嘉靖八年(1529年),大明朝廷缺台省官员,皇帝下诏从新科进士里推选。台省官是御史台及尚书、门下、中书三省的官员总称,包含部分比较重要的职位。众进士纷纷疏通各种关系,挤破头往里“杀”。有一位名叫郑世威的进士却说: “这才刚刚放下书本,就想得到台省御史的职务,也太急于仕途晋升了吧。”无意争名夺利的郑世威隨后被任命为通州(今属北京)仓监,欣然赴任。

  因为不追名逐利,也就不必攀龙附凤,郑世威在为官之路上更加刚正与清廉,甚至不惧得罪权贵。

  嘉靖十六年,郑世威升迁至江西按察司佥事。一日,江西巡抚带领当地一众官员前往上清官为皇帝祝寿。仪式快开始时,郑世威看到祝词才发现,这哪是为皇帝祝寿,分明是给内阁首辅夏言祈子。原来,嘉靖最宠信的权臣夏言正好在老家,江西巡抚为了巴结夏言,导演了这样一出戏。郑世威正拂袖要走,却被人拉着要在祈子的《上神疏》上签名,他气愤地烧掉《上神疏》,转身走掉。

  几年后,郑世威任浙江布政司参议,正巧遇上途经杭州回朝的夏言。得知这一消息,当地文武官员争先恐后地前往迎接,唯独郑世威不愿意“表现”,借口公务繁忙没有去。夏言知道后非常生气,新仇勾起旧恨,决意扳倒郑世威。他暗中指使巡按御史,让其找个过错弹劾郑世威。可巡按御史仔细扒拉一遍,根本找不到郑世威的任何问题。夏言不死心,又另找巡盐御史,让他趁倭寇侵犯宁、台二州之时,弹劾郑世威处置不当。然而,宦海沉浮,夏言还没来得及报当初的“一箭之仇”,自己反倒失势被斩,郑世威因此躲过一劫。

  夏言失势后,没想到来了个更嚣张的主——严嵩,而郑世威保持一贯作风,坚决不曲意奉承,仍旧一身正气,奉公为民。

  当时,临海中津桥(今属浙江台州)增加盐税数额,每年数以千计,郑世威商议削减商户的登记数目,把所增加的赋税收入分给百姓,得到台州民众的颂扬。后来,郑世威迁江西按察司副使。有个同事用低价买进千亩良田,却被郑世威以市价卖出,所得钱财全部赈济饥民。不料那个同事是严嵩的私党,并拿出严嵩书信警告郑世威,而郑世威毫不理睬。

  在江西任上,郑世威听说当地三个县的知县因刚正不屈,得罪当地豪强,导致政绩考核很差。他不顾层层阻碍为他们申辩,终于使其考评改为中上。他还当过两次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包括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谭纶。

  即便是人京觐见皇帝,郑世威也谢绝所有下属的馈赠,回到任所,他再三申明禁止行贿送礼。为官数十年的郑世威,清廉为民,家无余财,辞官后亲自荷锄,参与劳作。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访,在田间遇到郑世威,以为是郑家仆人,就请他代为通报。郑世威点头同意后转身回家,不一会儿衣冠整齐出来待客,客人仔细一看,原来正是田间耕作之人,宾主相视而笑,尽显郑世威与民亲和的作风。

  万历二年(1574年)底,郑世威病逝,这位一生刚正清廉、一心为民的好官,入祀乡贤祠,备受乡民敬仰。这也是对他不畏权势、只为百姓的真实写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