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庄的时候,李庄正处于烟雨之中。来到这里之前,总觉得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村名,那里有最普通的中国农民和祠堂,可也正是它,敢在“李庄”之前,冠上“中国”二字。当这四个字贴合一起,便莫名有了某种厚重甚至悲壮感——当我们在烟雨之中去感受李庄与抗战期间的那一段迁徙的历史,便感觉这种厚重和悲壮,绝非没有来由,那背后,是被戰火所驱逐的狼狈与不屈,也是文化生命力的坚韧和勃发。因此,倒也有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感觉了:要看李庄,也非得在烟雨之中不可。面对长江宽大而貌似平静的水面,烟雨是点活这一切的最后一笔;面对那些雕刻精美让人惊叹的老建筑,烟雨也增添了某种岁月沧桑;最重要的,只有在这烟雨之中,李庄最让人唏嘘的那段生命华章,才更加散发出它深远而悠长的感染力。
战火让长江边上的这个小小的地方,与宽大、古老却又灾难深重的“中国”相遇,使得李庄产生了某种涅槃般的重生。在此之前,李庄当然也是最中国的,长江缓缓流淌,古建筑屹立不倒,水位不时上涨,裸体的纤夫们,以腰身拉动那些要逆水而行的大船——这些纤夫们,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这里的女人,不娇滴滴,而是裸露出跟男人一样壮健的身躯和力量,后来人看到她们的赤裸的身体,感受到的是浑厚而让人心酸的母亲和土地,而不是气息暧昧的欲望。可仅仅这样的李庄,还是不够的,它还得用它的直接、莽撞,用它拍着胸脯发出铿锵声响的邀约,与中国,来一次相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李庄人身处偏远,可正是这种某种乡下人“鲁莽的豪气”,使得它得以招揽来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石璋如、梁思成、林徽因、陶孟和、王献唐、吴定良、童第周、罗尔纲、罗哲文等名字星光灿烂,一万多名文化人汇集在此。李庄因此不仅仅是额头冒汗、奋力苦行的纤夫般的李庄,而变成了文化璀璨、精神超拔的李庄。我们当然也知道,除了这些活着的“移动国宝”,还有无数躲避战火的古籍、文玩、字画等国宝,从水路送达李庄,在这里得到过安歇和庇佑。
那么多大师和国宝在此停留,当然是因为李庄人的热情和豪气,因为这些逃难的人都看中了这里有山绕水淌,有天然屏障所带来的安全感。可交通的闭塞,在隔绝战火的同时,也给做学术研究的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在这里,什么都匮乏,研究要如何开展?当年在这里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不也曾为了一个显微镜而焦头烂额?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学术大师们,以某种纤夫般的不屈精神,拉着中国文化这艘古老的大船,昂首前行。诸如《中国建筑史》《居延汉简考释》《国史金石志稿》等经典的学术著作,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而先后从李庄这个小地方走出去的院士、学者、专家,数量更是比很多省份都多。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文化的影响力这个老话题。
李庄当年的十六字电文,不但让这些学术大师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远离战火的安宁岁月,也让李庄的学子,近距离地接触到真正的文化风采、学术风度,李庄的青少年们意识到,要拉动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蛮力和汗水,更需要安静、思考和文化的风骨。李庄和这些文化人的相遇,是这些文化人的幸运,他们可以暂时躲避敌机和枪炮,可以不用像那些战场上的士兵一样,随时处于厮杀的状态,他们有了安静和闲暇,可以近距离接触此前从未有机会靠近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流淌的长江水、赤裸的纤夫,都很有可能使得他们明白了一件事:文化绝不是象牙塔尖的思想游戏,而是与无数人的生命、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他们也因此,可以耐心地在煤油灯的昏黄光线下,以更高远、宽阔的目光,看待文化、历史与人民,此前本来没那么迫切去完成的学术研究,反而在一种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的使命感之中,被完成了。而对于李庄人来讲,文化所带来的眼界大开,是一种不可逆的影响和浸润,这里的年轻人,在与学术大师们的近距离接触中,不仅仅是感知,更是模仿、学习乃至后来的创造,李庄人对文化的态度,有了一种彻底的更新。在这里,追求学识和文化,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李庄后来才人辈出,至今仍在各个领域产生着广泛影响,这都是当年那些大师们所埋下的文化种子,在今天的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后人以一种游客的心态来到李庄,欣赏江水缓缓流淌而没法感知水下的暗流涌动,迎面江风而不知这些风当年也曾吹拂过那些在自己国土上狼狈逃亡的文化人。后人们在这里看美景、吃美食、喝美酒,并把这一切晒到微信朋友圈,引来点赞和评论,美景美食美酒的画面传达出去了,面对着这一切的一张张笑脸也传达出去了,可那些历史深处忧伤而沉重的目光,并没有传达出去。好像是出于一种警醒,李庄下了雨,一把把雨伞撑开,走在石板路上的人,不能不在看着眼前这些文化遗迹的时候,眼中散出迷离却忧虑的光芒。那些消失在时光中的先人,已经借着这场雨,来此和他们相会,提醒他们永远不要忘了,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的人民曾那样生活过。
我甚至觉得,李庄的烟雨,不仅仅是一场从空中落下的隐喻,而应该像白肉、白酒、白糕一样,变成李庄的“标配”,手撑雨伞、脚踩石板的人,才能一步步,走进真正的李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