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三峡日记(下)

时间:2023/11/9 作者: 陕西文学 热度: 17428
12月12日下午西陵峡:险夷的嬗变

  驶离江面辽阔的香溪宽谷,便来到长江三峡的最后一峡即西陵峡。

  兵书宝剑峡首当其冲。驶入峡谷,江面陡然紧缩,山峰陡然长高,气氛陡然肃杀。夹岸的峰比肩耸峙,象列阵的甲士,威武凛凛。道道巨大的山体断层斜插入水,又象一把把扬眉出鞘的剑。江面上雾汽升腾,股股缕缕,浓淡变幻,若暗若明,又恰似狼烟顿起,烽火摩天,杀气腾腾,凛然可畏。虽然此峡有“孔明兵书”和“宝剑石”的传说之谓,我却以为此峡成名得于氛围,此形此神实有军伍之威和沙场之寒呀!这应是大三峡气质的另一面,除过阴柔,还有阳刚,除过婀娜秀媚的如花女子,还有刚健勇武的热血男儿。而这由刚健男子披坚执锐的军阵,就恰恰挺立成这大西南、大后方的门户,就好象不全是造山运动中的巧合,而是盘古开天劈地时深谋远虑又匠心独具的安排。在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英国侵略者的炮舰曾经溯江而上,是那样来势汹汹,不可一世。似乎,他们的坚船利炮不仅可以摧毁中国的海防,还可以穿透辽阔无垠的中国版图。然而,西陵峡奇险的天然屏障却迫使敌人望而却步。恼羞成怒的鬼子兵便发炮滥轰,那牛肝马肺峡便水柱连天,岩飞石崩。在这罪恶的肆虐中,那状如马肺的钟乳石便轰然坍塌,由此残缺不全,由此也留下了一段大三峡被侵略者凌辱的国耻印记,留下了帝国主义刽子手滔天罪行的铁证。“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这是郭沫若游西陵峡时的感慨,控诉的是敌人的罪孽,礼赞的却应是西陵峡的杀气和凛然。“堂堂剑气贯斗牛,誓将臣节报君仇。”在抗日战争的战斗岁月里,大西南的优秀儿女,就凭凌着西陵峡的兵法剑气,出峡江,战中原,逐东南,付出了鬼泣神惊的巨大牺牲,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卫国勋业。用蘸血的剑,把这大江的神魄,三峡的威灵,直向青史抒写!

  也的确,在三峡之中,西陵峡应是最险的一段。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发源,一路汇纳百流,滚滚东来,依着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大势,在这中西部的界限上进入了一段大落差的台阶。下完这个台阶走完西陵峡,便进入了低平辽阔的华中大地。因此,西陵峡就成了万里长江上至为奇险的警叹号。

  关于青滩,是位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的一处险滩,尤其在枯水期,这里落差最大,水流最急,据说是因两岸悬岩崩塌所致。据史书记载,汉、晋、宋、明等历代此处均有大岩崩之灾。“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浪数十丈”,可见为害之烈。特别是最近发生于1985年6月的那次大岩崩,竟使存在了数百年的被誉为“川江引水摇篮”的新滩镇遭受灭顶之灾。青滩虽仅百米之长,但崩岩迭障,滩中有滩,落差竟达7米之多,船行期间,顺流颠簸,剧烈跌宕,险如飞箭。而上行之船,则又如爬瀑布,险且难哉。

  “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过于牛肝马肺峽,便来到有名的崆岭滩。滩中“大珠”、“二珠”、“三点珠”等群珠散落江心,却并无珠光宝气的瑞丽,尽是险像环生的恐怖。尤其是那“大珠”,如石梁橫亘江心,航道被切为南北两槽。其槽之内,窄仅容船。洪水季节,激流排空,轰鸣如雷,稍有不慎,船毁人亡之祸,便在倾刻之间。自古至今,江难多多,船工到此,无不胆寒。

  然而,我在亲身感受的此刻却不禁感慨万端,那奇险的西陵峡,那险中绝险的三滩却已不知所踪。那种奇绝之险是地理书中明明确确的记载呀,刘白羽前辈也在他那著名的《长江三日》中精描细画过呀?而我们来到的这个时日,又正好是长江的枯水季节,应该是水落石出,了了分明的裸露。难道,那关于西陵峡三滩的险情惊况只是一个很浪漫很离奇的杜撰?还是旁边的一个船员给出了满意的答案。原来,这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带来的功效,仅是第一期蓄水,那千百年来严重妨碍和威胁航运的大小险滩就统统深埋江底。西陵峡因之告别昔时的险恶梗阻,变成了巨轮畅行的平安水道。

  12月13日上午游三峡大坝

  江轮夜行未歇,待天色大亮,已越过白居易与弟弟白行简泊舟过夜的乐天溪和女须归家安慰胞弟屈原的姊归,那江面便愈行愈宽,山形愈退愈远。渐渐地,江雾升腾,弥漫开来,本已很远的山影就显得更加模糊,江水已是烟波浩淼之状。如此阵势,哪里还象陆地上的江河,俨然是海一样的辽阔。

  “人源号”汽笛高奏,行速也似猛然加大,船舷两旁的浪沟更深更宽更悠远了。前行约两个小时,杜导游说:三峡大坝就在前面不远处了。众游客的情绪顿时亢奋起来,不少人就迎着那即将扑面的人间奇迹,张开双肩,啸叫着,眺望着,就象游子将要见到桑梓,那真是燃烧得烈焰冲天的一种激情啊。

  上午10时,客轮减速了,徐徐地靠向江北的码头。极目东望,大坝却不见影踪,大江依然水天一色。但杜导游明确无疑地说:准备下船参观,大坝已经到了。

  登岸又乘上旅游大巴,在一条条路面宽阔华灯林立的马路上穿行。车行许久,才来到大坝观光第一站———六闸首游客接待中心,这才知道刚才停船的码头距大坝还有相当远。也是的,怎么会让轮船直冲坝体而去呢?那艘艘来往的船均须提前减速或停顿,在极其严格的交通管制下,按照指挥有条不紊地依次通过巨大的船闸。

  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查,便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坛子岭。登上那座高耸的观景台,大坝的雄姿便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开来。那大坝,象锁江的高墙,顶天立地的雄峙着,把滔滔大江分为两个世界。宏观之,西望平湖浩淼,横无际涯:东望大江逶迤,直挂云天。细察之,坝上像是高悬着的仙界天河,汪洋大水,似乎伸手可及;坝下则像是江水突然跌落到凡间,显得深邃且悠远,仿佛遥不可及。落差之大,令人惊叹。站在观礼台上,真希望鸟瞰全局大势,纵横山河胜脉,让眼睛好好过个生日。可惜江雾过大,只看得见靠着北岸的部分,那向南岸伸延的躯体就淡入了白雾氤氲的江天,与辽阔的山水融为一体。

  关于坛子岭,还有个很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极尽辛苦,终于在神牛的帮助下打通夔门,推开了三峡四百里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戴德,以巨舟载着二十四头肥猪和一大坛美酒前来犒劳。行至三斗坪时,那神牛腾云而去,只在高山上化石留形。大禹便也追随神牛远行,只留下一尊巨石作为纪念。这是赐恩不图报,有劳不居功的美德啊。人们更加感动,久久不肯离去。又令巨舟在江中守候,渐渐地,巨舟也化为称为“中堡岛”的江中小岛。舟上的肥猪则也投江变化,成为二十四座礁石,而那坛美酒则放在北岸,变化成了这座坛子岭。据说,时至今日,每当天蓝日丽,和风轻拂,在这坛子岭还能闻到淡淡的酒香。

  目睹“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人间奇迹,遥念先贤治水的功德,心中已不是一般的激动。中华上下五千年,英雄人物万万千,而独以治水名垂青史的却首推大禹。他那辛劳的足迹动人的传说,已烙印在华夏神州的山山水水中,他的英雄传奇受到世代华夏子民最真挚最深情的赞颂,人民对于他的怀念和热爱,是任何帝王将相、名宦勋臣也无法比拟的。为什么呢?我想肯定因为了中国这样的亚寒带、亚温带、亚热带梯次交叠的地理经纬,因了多水又缺水的南北迥异,因了这洪灾频繁的特殊地貌和气候。大禹治水的传说,又寄托着人民根治水患的迫切愿望,抒发着重整山河改造自然的伟大意志。但是,这个愿望,这个意志传承了数千年,演绎出的却总是江河破堤、洪洋一片的无奈,人民背井离乡、啼饥号寒的悲惨。长江、黄河、淮河,如此等等的条条江河,总是成为水患无穷的兴浪恶蛟。即使在就近的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长江巨洪,就曾给我们留下了那么被动那么可怕的记忆。因而言之,大禹治水如其说是一个远古的传说,倒不如说是历代中国人要求根治水患的声声疾呼和望眼欲穿的梦想。

  如今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绵延了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长江,这个中国最大的水系,在大坝巍然挺立的那一刻,已将洪水为患的历史永远封存。关于大坝的选地,既不是为了某种人文的意象,更不是随意而为,而是经过几代中央决策层和水利专家们极客观、极慎密、极严格的科学论证,那承携大坝的中堡岛上在50年代就曾经留下了周恩来总理亲自勘察的脚印。

  世界太大太大,却往往太小太小,竟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巧合。滔滔万里的长江,就偏偏在这个最宜筑坝拦河的三峡东口有了这么一个中堡岛,而它又偏偏是大禹那个时代的人文遗存。也许,它是禹王久远的匠心,又是三皇五帝在天英灵的合力,就将那艘巨大的船幻化为岛,就正好当作了三峡大坝最坚实最可靠的依托,就为大坝施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最最重要的寓意便产生了升华了,一个源于长江的古老的治水神话,一个源于长江的现实的水利奇迹,竟如此完美地、形神兼备地于此结缘,并以最壮丽的新时代巨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随后,我等又来到大坝左岸,进入了近坝观景点。这里已是大坝的脚下,仰视之,那185米身高的大坝显得格外高大雄伟。杜导游说:这里是最好的观澜点。我便想到在电视画面里看到过的泄洪情景,那白浪滔天、一泻千里的恢宏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若在这里观看泄洪,那定是无与伦比的壮观和震撼,想那一股股巨大的水柱夺闸而出,喷射着,怒吼着,铺天盖地而来。其上彩虹飞挂,其下浪卷如雪。那就已不是“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悬妙清奇,而应是“狂风万里走东海”的气势和“怒涛搅海万丈澜”的磅礴,应是“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均之力”,它会将惊心动魄的震撼推向极致。

  最后,我们将脚步停留在面积巨大的“三峡截流纪念园”。那建设者曾经驾驶过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那载重量为77吨的巨型自卸卡车,那直径丈余的巨型轮胎,再现着三峡大坝建设中热火朝天的工作情景,回味着那段震古铄今、荡气回肠的创业岁月,铭刻着建设者那彪炳史册、昭灿日月的历史功绩。我们用手触摸着这一件件很特殊很珍贵的现代文物,就如同触摸着共和国呼啸前进的轨迹,触摸着中华民族狂飙突起的脉搏,我们已是用整个心灵拥抱了这个可敬可爱的时代。

  在这里,还看到了这么一群很特殊的雕塑群。所有作品都是用建坝用过的废旧工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每一件作品都有着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那用洗沙机加工而成的“中华鲟”,表现的是“中华鲟"不离不弃、不忘根本的民族认同,传递的是大坝工程天人合一、环保和谐的人文理念。“天书”是在厚厚的皮带上固定的颗颗螺栓,如一幅天文星象图,似一页远古文字书,传递遥远神秘的某种信息,探索发掘未知的科学奥秘。“源头”用三角形钢架与可转动的滚简构成,具长江源头藏传佛刹转经筒之状,蕴含高峡平湖形成后天地人共享佑祺的佛韵哲思。如此等等,形神寓意迥異,抽象具象互依,但又和谐统一。单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恐怕也是世界上不多见的甚至是最独特、最现代、最时尚、最具寓意的雕塑作品。

  在这里,还看到了这样一组关于三峡大坝独步天下、夺魁世界的数字:这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工程———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可以使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免遭特大洪水灾害,是世界上保护人口和耕地最多的防洪工程。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发电站一—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多亿千瓦.时,是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6倍,也相当于建10座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几乎超过号称世界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的一倍,它的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差不多每一台都抵得上一座大型水电站。这是世界上提高航运效益最显著的单一枢纽工程———三峡水库可改善航运里程65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三峡段的行船吨位由1500吨提高到万吨级。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共开挖土石方10259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715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28万多吨,水电站机组设备26台套。此外,大坝泥土总方量、水电站装机容量、输变电工程规模,永久船闸工作水头和边坡开挖高度,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强度等等,均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这是世界最大的建筑物———大坝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梯级船闸总水头以113米居世界最高,级数以五级为世界最多;升船机总重量11800吨,最大提升高度113米,过船吨位万吨以上,属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升船机。它又是世界最大的金属结构和世界最大的水库淹没面积。其金属结构总量包括各类闸门386扇,各种启闭机139台,引水压力钢管26条,总工程量28万吨。综合工作量为全世界已建和在建工程之首。其水库淹没面积632平方公里,规划移民达113万人。

  多么伟大的建设壮举!多么非凡的科学成就!而这个伟大的工程,则是由我们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我想,如此壮举和成就,只有一个伟大民族才可胜任;如此完美地将远古神话与当今现实巧妙缘合,也只有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才会具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新时代才能建树。这实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崛起强大进程中一个至为鲜明而形象的标志!

  大坝雄峙兮,峡江峨峨崔嵬;清波浩荡兮,平湖绵延千里;璀璨光明兮,水电福泽广被;蛟龙镇锁兮,平安华中无處;伟闸安澜兮,狂飙虹飞云霁;巨轮破浪兮,畅行峡江鄂渝;造福万代兮,子民倚祺惠利;佑吾中华兮,繁荣昌盛雄踞;先贤欣慰兮,喜泪滂沱如雨。

  这是我自豪荣光的讴歌啊,大禹治水的梦想,孙中山《建国方略》里的主张,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构架,以及周恩来、邓小平等几代领袖的运筹,才使这绵延数千年的重整山河梦,终于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变成了现实。

  之于我们这些游历者,最大的幸运和收获就在于这终生难忘的游历。在平湖般的峡江泛舟,何其畅哉。神女无恙,三峡依然美丽。江阔水浩,险隘已成传说。胜景无虞,平添几多妩媚。我们也是美好现实的见证者啊,在饱览祖国壮丽山河的巨大愉悦中,又切切实实地见证了这不容置疑的美好。

  12月13日下午从黄牛峡到葛洲坝

  游览了三峡大坝,我们便乘车向南,穿越了气势雄伟的西陵长江大桥,来到了黄牛峡中的黄陵庙。

  西陵峡是大三峡中最长的阶段,黄陵庙所在的峡中之峡即黄牛峡才是它的中段。翘首南望,丽日照射的彩云间矗着一排笔立峻峭的石壁。那石壁高居群峰之上,上刺碧虚,下望江流。绝壁之水自九条山脊蜿蜓下垂,宛如九龙探江,形神灵动,奇绝殊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的江峡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的得名,又直接与大禹治水的神话相关。相传大禹治水至此,不畏高山挡道,率民日夜开凿。天神感动,便化为神牛相助。一日拂晓,一民妇携茶饭送往工地,至江边却看到一身躯巨大的黄牛,身绕霞光,奋蹄角触挡水之山。山南石裂,声如雷鸡。民妇惊吓失声,那黄牛也闻声遁去,却把影像留在石壁。当地人说,若你对那黄牛峡石璧抵近去看,黄牛的影像还真是清晰可辩。人民感念黄牛功德,便修建了黄牛庙。到了宋代,夷陵县令欧阳修将黄牛庙改作了黄陵庙。庙中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大禹的禹王殿,故因水而庙是无疑的。在相当漫长的长江航运史上,黄牛峡中的黄牛滩是一段险滩重重的难行之道。斯地古歌叹之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叹。欧阳修的诗作更是直状其难了,其诗云:“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更高远望欲见,不见黄牛滞客舟。”由于航行险难,江难多多。船至黄牛峡,商贾船工都要登岸拜庙,叩求平安。直至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疏浚,早已是化险为夷。随着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那险峻阻滞的不便更是永远成为了历史。

  黄陵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长江三峡之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由于人民政府的重新修葺,才使这座始建于汉代,重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迹重焕生机。

  黄陵庙是因水而生的,与水有关的景物便是其鲜明突出的主题。那冠冕龙袍高坐祭台的禹王像,那诸葛亮感怀大禹治水功绩的碑文,那支撑殿宇的36根两人合抱的大柱,以及柱上浮雕的九条蟠龙,还有一块块记载历代三峡水文情况的碑刻,都令人过目难忘。其中一碑一柱,触目惊心,硨文记载着清同治九年那次洪水,直淹到庙内高悬的金匾。据专家考证,那是史载三峡里最高的一次水位。禹王庙神像侧的一棵大柱上部,用红漆标注着198米的洪水淹没线。好家伙,黄陵庙建在比江面高出许多的山坡上,那洪水居然就差点吞没了庙宇。想象那江洪狂涌的情景,一定是遮天蔽日的肆虐,惊涛恶浪的疯狂,那房舍、那人畜、那田园,俱在悲惨的瞬间化为乌有。真是愈思愈怕,心惊胆寒。

  游完黄陵庙看时间还早,便在庙下面的农家乐吃了饭。那一条平坦坦的柏油马路。那马路旁排列整齐的新建楼舍,就座落在大江的边岸上。我问店主人:离江这么近,就不怕发大水?店家回答得爽快:再也不会了!上有三峡大坝,下有葛洲坝,这龙王爷就没招可支,咱老百姓就安居樂业了。

  此言好极,便想这三峡工程真是利国利民的无量功德了,心中真有说不尽的欢畅。

  接着又下船东行,到葛洲坝的时候,已是华灯初放的暮色。心无旁鹜,只是将眼尽量睁大,要将这轮船过船闸的秘密看个究竟。“人源号”很缓慢很谨慎地驶入3号船闸,一到位,船尾的闸门就由两边向内徐徐关合,前后闸门闭锁,等于将轮船置于了巨大的水仓中。然后放水,船体便随着仓内水位一起下降。降至与下游江面持平,那船头的两扇闸门就徐徐开启,然后,轮船就缓缓开出。“人源号”刚驶出,大闸门又徐徐关上,又要注水直至上游水平,又该接待另一艘船了。据杜导游说:这上下游的落差有20多米,一个闸室容水28万立方米,无论放水、注水,都只须15分钟即可。无论上下,每过一船,大约均需45分钟左右。我感叹说:真是大开眼界了!杜导游便说:咱这“人源号”才不过1500吨:若是万吨级大船,就要过1、2号船闸,那闸室高34米,长280米,象个又深又长的巨型泳池。下闸首那两扇人字型闸门高34米,宽97米,重600吨,建设三峡大坝之前,号称“天下第一门”呢!杜导游如数家珍,字字句句都是自豪。

  好一个“天下第一门”,而这还是相对较小型的葛洲坝,那三峡大坝呢,那肯定是毫不含糊的“世界豪门、地球无二”!

  是夜,船至宜昌,终点站到了。自12月9日告别重庆,我们已在大长江的大三峡中航行了4天5夜。这是多么不平凡的壮丽之行,这是多么珍贵的人生阅历。从壮美的山河到丰富的人文胜景,从远古的治水神话到当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非凡成就,我们真是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美丽和伟大,也最真切最强烈最清晰地触摸到了中华民族昂然复兴的时代脉搏。

  再见了,大长江,大三峡,还有这朝夕相处、同舟共济的“人源号”和导游杜小姐。

  老邢潸然泪下,我也忍不住泪光盈盈,还有同行的朋友们,都显出了依依难舍的真挚恋情。

  我们不约而同地站在码头上合影留念。将长江,将“人源号”,将一切一切美好都定格其中,都印记在生命的最深处。

  责任编辑李高艳

  作者简介:杨智华,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协副主席。发表、出版作品逾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篇小说集《矿长的上午》、散文集《走马千秋雪》、长篇小说《狼侠行动》、《春潭惊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