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强化线上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改革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20386
程洁

  摘要: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是安徽新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中国大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以及跨文化商务沟通科学研究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利用在英国埃克斯特大学参与跨文化商务沟通学习的机会,梳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分析该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自主学分研讨式考评模式,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成果。我国应该改革试验教学模式,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创建适合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试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线上教学;创新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

  跨文化商务沟通(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

  ion)是在吸收和融合语言学、传播学、交际学和管理学成就的基础上兴起的交叉学科,是专门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商务交流沟通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1]。2016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以来,通过双语教学、第二课堂等途径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但在创新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真正将跨文化商务沟通用于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英国埃克斯特大学(Univeristy of Exeter)是全球一百强的顶尖学府之一,其商学院招收超过五十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培养的国际型商务人才享誉全球。为了深入学习借鉴英国的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笔者在该校参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学习,梳理其教学特色,并分享其对我国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的启示。

  一、英国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特点

  (一)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该校有健全和规范的教学结构设置,制定了关于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操作细节,包括遇到不能开课的疫情或天灾时的线上教学措施等,同时,教科研人员也要进行线上教学平台培训。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国籍背景,为了统一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授课所用课件和参考文献会以文档和短视屏的方式在课前发布到学校官网供下载。教学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可以有的放矢,课堂教学以对等交流的方式进行,师生共同探讨专业问题。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教师多居住在学校之外的城市,暴雨天气常导致火车停运,线下教学延期,他们有一整套的应对措施和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在进行线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督导人员记录视频讲解和白板演示的时间比例失衡、学习材料被下载率低、互动答题参与率低等问题,课后授课教师不跟进处理相关问题会被警告处分,留学生多次不及时打卡上课会被移民局取消学生签证。

  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死板枯燥,例如介绍各国家民族的行为特征和价值观特点时,艾克斯特大学会将这部分理论内容安排在基督教堂礼拜日、穆斯林节庆、唐人街餐馆等试验场地进行讲解和现场操作。一方面增加内容真实性和授课生动性,另一方面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和当地人互动创新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后期进入科研阶段后能将这部分亲身体验用于科研实践中。

  (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的设置为科研中的跨文化商务沟通做准备,因此在介绍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会重点介绍如何解决沟通障碍和文化休克,如何提高语言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和互动交往能力,如何通过培养跨文化能力增加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和知识吸收能力。针对跨文化商务沟通领域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少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的问题,该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多模态的跨文化能力测评工具操作方法,如设计自测量表、撰写线上问卷调查、使用社会统计科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编辑、建模与分析等。熟练掌握测评体系对将来的科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该校商学院有规范的试验场地,并配备先进的录像设备和电脑设备,该课程会结合部分科研课题,现场观察记录跨文化商务沟通试验,强调该课程的实用性和研究性,丰富各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活动。

  (三)自主学分研讨式考评模式

  该校教育采用学分制,教学以大课(Lecture)搭配小班授课(Seminar)以及其他小模块比如研讨会(Workshops)的授课方式结合进行,偏重操作性,考察学生综合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大课时学生通过刷学生卡得到出勤分,帶电子设备在课件上做笔记并且举手回答问题,上小课时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自我陈述(presentation)得到平时分。另外,教师会布置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包括跨文化商务沟通试验的设计和预期要验证的假设或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学生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课题设计得到平时分。期末考试常被论文撰写取代,要注意的是该校教师对小论文的最后期限(Deadline)要求很严格,留学生如果有写作困难可以预约免费的一对一学术写作指导,不能如期完成论文需提前申请并争取获得批准。

  二、对我国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的启示

  (一)开拓线上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应对疫情延缓开学的特殊状况,我国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平台,建设跨文化商务沟通MOOC,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开展实践教学改革[2],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一流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由组合需要学习的课程,例如:同时学习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英语三门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研究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的跨文化管理和知识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力和商务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更微观、更具体的商务类课程打下技能基础。

  没有MOOC资源时,可以采取录播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网络条件较好的的学校可以采用“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课后辅导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可以将每节课的教授时间从45分钟切成两个20分钟,中间穿插一次5分钟的休息,利用AAALMS的随机点名、课程反馈跟进系统、自动分配上课时间和智能约课排课功能,通过多段一体化服务让学习无处不在。在知识结构上,课前通过在雨课堂平台发送学习材料,让缺少商务背景的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企业的运作,熟悉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技巧以及相关英语词汇和短语。在线上教学中,增加多项选择、抢答、辩论等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实时互动反馈,如果学生自主控制的课堂时间较长,很难把控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使用雨课堂手机遥控器将画面切换成学生视角,实时监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在需要同时展示多个教学文件时,使用ZOOM或者腾讯会议进行直播,同时使用摄像头和屏幕共享功能,通过缩放、排列,将教学材料有序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如果老师有多个显示器,还可以同时显示其他会议软件的画面,形成更好的直播互动体验。另外,课前将电子课件上传至雨课堂后,教师可以收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设置的时间节点前没有点开课件阅读的学生会收到提醒,课后学生可以查看回放,音频和视频都支持倍速播放,教师还可以利用EduSoho整卷导入导出和自动化组卷阅卷的功能丰富课下测试内容。

  (二)结合教学与科研

  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应用越来越广,各种教学实验和社会试验层出不穷,浙江省的跨文化能力大赛和上海外资企业的跨文化员工培训也在各省市推广开来。因此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实践教学应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为跨文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搭建脚手架[3],另一方面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讲授和试验教学内容可以加入自选内容,扩展教学的全面性,与高校和地区人才培养需要相结合,例如加入留学生的社会网络构建问题研究,一方面加深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增加留学生在当地就业和成家的可能性。同时,指导学生自设实验,锻炼学生提出社会性科研问题、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强化与科学研究的联系,强化学习动力和教学质量。

  (三)创新评价体系

  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卷”全程教学活动的数据采集,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换,以全周期、全程的量化数据判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做到教学过程可视可控。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学生的学习特征,自动生成成绩单,教师此为据预测学生今后所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向每个学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如果认为分数比例不合理,可以对视屏单元、图文单元、讨论单元和作业单元考核方案进行编辑。如果个别学生有加分需要,可以进入雨课堂的课程资源包列表,查看班级使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个别加分。

  通过改学科基础知识测试为开放性案例分析,改课堂小组讨论为开放性社会试验,或者改实验报告为实验论文,一方面锻炼学生观摩记录、收集数据、资料查阅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文化碰撞中学会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保持理性和包容,改善社会语言能力、跨文化敏感度與适应性,发掘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探索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自我文化以及异质商务文化的反思审视能力和评价意识。

  依据学科能力框架和产出导向原则设计教学活动思路,改随堂考试为跨文化商务沟通竞赛,把一个形式活泼、内涵丰富、赛制严谨的学科竞赛融入考核方式当中。课堂模拟竞赛环境强调学生的输出,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课上课下学习讨论,有利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已具备的能力、培养缺失的能力,形成一项“向前看”的考试,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为学、以赛评学”的阶段性目标,满足“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另一方面根据竞赛成绩评估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使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进行小样本学习,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整个课程的评估模型建设中,实现迁移学习。值得推广的是竞赛可以被应用于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商务沟通教育实践和校园文化节,实现评分标准的双重性(语言学+能力培养)、考核主体的多样性(教师+学生)、分析问题的便利性(文字化+数字化数据),提高教改的内在效度,利于研究结果的复制成为大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评价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Belay, G. (1993) Toward a paradigm shift for inter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 In S.A.Deetz. (Ed.) Communication Year Book 16[C]. New-bury Park, CA: Sage.

  [2]李彩霞,于清东.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河北农机,2019(12) .

  [3]丁里宁,汪昕. 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9jyxm0504);安徽新华学院素质教育中心项目《来华非洲学历留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IFQE201916)。

  作者简介:

  (1989-)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商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