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21860
马月兰

  摘要: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构成要素,而色彩语言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理念丰富而又独特,当代工笔花鸟画除继承传统外,自身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观,使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色彩语言的探索是多方位的,只有对当代的色彩文化、色彩情感、视觉物象等认真钻研,才能创作出具有主体精神、符合当代审美的佳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自然之美——“随类赋彩”、灵魂之美——意象色彩、炫目之美——装饰色彩,希望能为今后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爱好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代工笔花鸟画;随类赋彩;意象色彩;装饰色彩

  谈及工笔花鸟画,最早可以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及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说起,此外战国时代的帛画等也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但是工笔花鸟画的逐渐独立是在隋唐时期,而到了五代时期,工笔花鸟画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时期;而到两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帝王也参与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并且大力提倡,随之也就有了“宣和画院”的辉煌。纵观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绘画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背景的演变息息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也在不断创新,它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渴求的审美需求,它往往表现人类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工笔花鸟画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智慧,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发扬,继承是必须的,而进行创新则是一个根本的目的和方向。

  一、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划分

  我国古代把绘画称为“丹青”,用这两种颜色来形象地称中国绘画艺术,足见色彩在我国古代绘画中的魅力。画者的情感传达与观者的审美诉求推动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不断发展。当代的工笔花鸟画,水墨、重彩和新材料、新技法的应用,使画面的色彩表现不仅仅局限于“随类赋彩”。根据画家的不同创作观念及审美意境,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大致分为随类赋彩、意象色彩、装饰色彩三类。

  (一)自然之美——“随类赋彩”

  《文心雕龙·物色》中描述“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随类赋彩即随物施色之意,可以解作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人总是在生活中寻求美,在艺术中表现美,这是花鸟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工笔花鸟画描绘生活中人们身边的景物,借助一花一草、一鸟一兽抒发情感。花草虫鱼本身的色彩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说明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当代画家中有很多优秀作品的设色都属于“随类赋彩”,并不是客观地照搬事物的颜色。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是儒道释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心理体验,画家的眼中万物皆有情,以丰富或单纯的色彩给人震撼、宁静的感受,产生我心向往的情愫。无论淡彩或重彩画家都是对自然界物象色彩的提炼。画家喻继高的《岭南早春》,鹦栖春石,点点梅花傲立于星星白雪,是春意盎然的景象。梅枝道劲,转折之处皆是生命之萌芽。整幅画作典雅秀丽,淡雅之后亦不乏华彩,红花绿叶点缀之下,更添活泼之意。色彩上的对比、协调,在整幅画中显露无遗。此幅作品,雅俗共赏,如同一曲华彩乐章,又似急管繁弦的江南丝竹,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讴歌,也是色彩中随类赋彩的佳作。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也在变化中求发展,这是艺术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代的艺术学生必须学好素描和色彩,注重引西益中、中西兼容的艺术创新。西方绘画的色彩观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强调自然界的光色变化,印象派时期的画家能准确地捕捉大自然里色彩瞬息万变的丰富色调,所以写生也成为培养功底的最佳途径。当代的一些艺术家借鉴西画的色彩观,把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应用到工笔花鸟画中,使物象真实再现。画家金鸿均的《事事如意》,从物体的质感表现、真实的光影色彩到画面中流动的空气感都吸收了西画的特点。画家龚文帧的《秋艳图》,色彩统一,红叶、野菊、树根上的环境色,传达了“秋来色满目”的艳色和深深的暖意。新的题材发展、新的色彩表现,大大丰富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但无论怎样的创新只要是以物象的自然色为基础的画面,都可以当作随类赋彩的类型。

  (二)灵魂之美——意象色彩

  中国画家在色彩的理解上,从来都是重“感情”轻“理性”。有些画家的施色,不以自然色为基础,而是随画家的感情而定,不受外界的影响,独立发挥色彩的作用。典型的是传统的水墨。工笔花鸟画中的“墨”即“色”。如王渊的《竹石集禽图》承五代黄筌精致画风而舍其富丽之色,以细笔淡墨和兼工带写的手法根据物象不同的质感、色彩,以勾勒和水墨晕染等各种手法,表现了湖石的坚硬、竹仗的挺拔、花鳥的轻柔和色彩的浓淡变化,画面不着一彩而能达到“五彩”兼具的艺术效果,所谓“墨写桃花以艳状”,“令人悦目赏心”。当代画家孔六庆的《果蔬系列》,不着一色,画面清新淡雅,平和安静,悠远绵长的文人趣味扑面而来。这种民族韵味十足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和以水墨为主、局部上色的工笔花鸟画是画家对客观审美意境的表述,是心灵的碰撞,是意象色彩的代表。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运用做底、揉纸法、洗刷、撒盐等特殊技法使画面肌理精彩纷呈,塑造了多彩的梦幻意境,丰富了工笔画色彩的意象性。画家江宏伟的《蜻蜒玫瑰》,那如锦的繁花,转瞬即变为落英又归为尘土,生命的完整与短暂,都投射到画面上,娇艳玫瑰后的丰富色彩以及白粉的撒落,使花鸟画笼罩上淡淡的薄雾,使我们感受到洗尽铅华的欣喜。《蜻蜓玫瑰》中特殊技法做出的意象色彩,烘托出寓意深刻的意境,是画家将心灵的感受回馈到草木之间,营造的一个内心祈求的理想世界。如以自己情感为基准,以特殊技法烘托画面,颜色丰富足以影响整体意境的色彩都可堪称意象色彩的表现。

  (三)炫目之美——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之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比线条和图形更容易左右人们的情感。花鸟画的装饰性古来有之,唐代绢本花鸟画作品尚未之见,但从唐代以前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动传神的花鸟形象,造型夸张,变形精简得当,敷色绚丽,多用装饰平涂法。当代画家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运用丙烯、水彩、岩彩等入画,使画面的色彩更加炫目。“中国民间画诀关于对比色曾云:‘红绿相对力相强,如黑白然,‘黄紫相对亦相强,但力弱,‘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等等,说明了‘对比调和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画家唐秀玲的《溢香》,色彩典雅整洁,主体色的浓厚与背景色的淡薄相对比,背景色的淡与主题色的艳相调和,使画面色彩整体统一,仿佛有花的香味在空气中飘动。

  根据生活的积累,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暗示,红色娇艳如火,黄色温暖如阳,蓝色沉静如水,紫色缥缈如梦,等等。有些画家为了突出心中所想之意境,改变物象本身所具有的色相,使画作更加深入人心。画家张友宪的《芭蕉》,把本是绿色的芭蕉用朱砂色来演绎,来表达骄阳似火的情感。大面积的红色,激发了观者的血液澎湃。这种变色的色彩语言也有很大的装饰性。画家傅春梅的工笔重彩《蓝色郁金香》,仿佛把彩纸罩在无色的郁金香上,使生命都鲜活起来,用极富装饰意味的艳丽色相,在不同程度上暗示了花开花落的生命过程和转瞬即逝的生命的艳丽。大面积的色彩对比,叠色、变色、冷暖等手法变化大饱了人们的眼福,也说明了当代工笔花鸟画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继承和弘扬工笔花鸟画审美范式

  (一)题材拓宽

  一般来说,传统的花鸟画在选择题材方面往往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比如说在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大多注重抒情,而当时的工笔花鸟画也是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完成对于自我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于身边自然物象的表现,相比较而言写实性更强。当画家通过现实中的自然物体,比如说花鸟树木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时,其实这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借形寄意”,这要求画家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将实物与情感达到统一。不同时代的审美范式,往往能够从当时花鸟画的“题材”看出来,而研究者如果仅仅是不断沿用传统花鸟的题材并盲目进行模仿,其视野大多会有所欠缺。在现今的群众美术普及教育过程中,古代花鸟画往往是通用的教学范本,时间一久就很容易让学生对花鸟画产生一种刻板的印象,审美疲劳自然就产生了,这直接威胁到时代审美在花鸟画题材方面的地位。而在追求创新、追求变化的时候,艺术家不能忘了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又可以加入工业和科技等其他的新颖元素,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审美,而这个时代的发展无一不迫切要求对自然尊重并热爱。

  (二)图式新颖

  到了南宋时期,花鸟画逐渐开始关注构图局势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与北宋即兴创作方法完全相悖,在构图方面,它更加强调画面物体外形和画面空间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留白艺术,即“计白当黑”。当时宋徽宗热切追逐对于客观物象的真实描绘,这就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宫廷画家也是如此,但这并不是说宋徽宗在限制画家的创造力,在反对画家追求画面意境,相反,他是鼓励画家们在构图时利用散点透或者通过布局来体现单体形象,比如说“折枝花”就是情、景、诗交融的例子,清澈又透明,这种源于自然界的情景交融更加完美,使它产生了独立存在的价值。

  (三)材料丰富

  对于当代的中国画创作来说,仅仅依靠单一的笔墨与线的组合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关注大自然,通过物质载体多元的自然界以及其所带来的技法更新,在进行创作时,将物象的特定属性和形式表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这种艺术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而无论怎么去界分材料的种类以及掌握多么复杂的技法,传统工笔花鸟画其构架物体始终是在二维平面上,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诞生了许多新型综合材料,因此工笔花鸟画也能够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仅限于笔墨纸砚的工笔画材料来进行创作。虽然如此,但也依然不能够放松对于材料创造、意境创新、图式语言更新的研究。

  (四)心师造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画是一门有关“线”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原始的壁画还是两汉帛画,或是宋代写实花鸟画,都是通过线条的造型来刻画物象的特征。但是这也意味着传统中国画的线与单纯的线条不同,它能够更加形象地表达人们对自然界的主观印象以及审美感受,它是一种能够轻易给人直观感受并独具魅力的载体。中国传统绘画通过“骨法用笔”的形式,提煉精简出大自然物象的形神,并融合画家的理解与感悟。心师造化,要求艺术家能够深入生活,通过写生的方式搜集自然界能够适用于自己的创作素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诉求也不断变化,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画面色彩的创新,使民族的工笔花鸟画长盛不衰。色彩作为感染力极强的艺术要素,在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当代工笔花鸟画注重情感色彩的表达,随类赋彩、意象色彩、装饰色彩三者并行发展。因此,我们要始终清醒地守住民族的审美取向,不断探索,不断努力让当代工笔花鸟画以一种崭新的、具有时代民族性的新形象,展现在当代的艺术舞台上。

  参考文献:

  [1]李凤军.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

  [2]赵艳玲.论装饰性在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表现[J].美术大观,2016(03).

  [3]徐军.当代工笔花鸟画写意性分析[J].美与时代,2016(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