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火车又驶过了。但这声音不是连贯的,也许是火车变道,随即发出“咚”“咚”的吼声,每当到这里,我都不自觉的紧张,因为夜晚宁静,而声音又大,总担心火车是不是脱离轨道了。但还好,接着又是连贯的火车通过声。盯着房间,原本黑漆漆的一片开始有亮光,火车在墙上开起来,从左边墙壁开始,长长的一道白色倒影,还略有些火车厢的轮廓,慢慢到了天花板,又到了右边墙壁,再一节节消失。我知道,火车安全通过了。而现在,也该入眠了。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时间缓缓走过。
关于·童年
我出生在铁路边上。除了玩偶,陪伴我的就是铁路的轰隆声。一次因为好奇,我溜到了铁轨上看火车。那时的火车速度还不快,轰隆隆向我驶来,我还觉得十分有趣。恰巧有铁路工作的阿姨路过,一把把我抢了过来,也救了我一命。那是一种生死间的奇妙缘分,虽然现在印象早已模糊,惊心动魄也只记在大人的心头。再后来我再大一点,便随着站台小贩一起奔跑,看着他们在火车启动时追赶着将手里的货物递给小格子里的车上人。玻璃小推车上放着康师傅泡面、火腿、玫瑰鱼,自制的油炸鱼等食品,甚至还有卖白开水的小贩,拎着开水瓶吆喝。这种交易从来都是争分夺秒的,所以就时常发生没来得及找钱,或者货物没给的状况。而这种一次的买卖,也催生了一些“黑心商家”,譬如油炸鱼不够新鲜啦,或者货物贵一些等等,但总体上还是淳朴的,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事。那时有的铁轨边没有防护网,有时还会有钻火车、在铁轨边散步等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再后来我们搬家了,由原来两层楼的小房子搬进了商品房,还是在铁路边上。不同的是,这次有了一道围墙。因为在火车站边上,铁路给我的记忆就变成了拥挤的火車站,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售票口。记得一次春运,在车站里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挤着上车,有的人甚至从窗子里钻进去,还有女孩子被挤哭的面孔,成了我终身难忘的场景。
关于·青年
求学时代,离铁路是比较遥远的。生活轨迹变成了课本的单线,而火车却在不知不觉中提速,又上了高铁。直到终于步入大学校园,铁路和我的缘分才又一次联结。和谐号成了连接学校和家里的纽带。一周一次,蓝色的客票装了满满的信封,每张客票背面都记录了当时的心情,发生的事。再到后来,我换了工作,辞职的那天,我买了一张一等座,看着列车经过建始、巴东,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又看着汨罗、岳阳的站牌渐渐远去,连一粒黑点都看不到的时候,我漂泊的心情才渐渐安定。从陌生的地方回到家乡,又再一次搬了家。这次还是在铁路边上。不同的是,我早已是个看客,铁路两边拉了铁丝网,架了高架桥。终于我开始了新工作,和父母住在一起,每天看着父亲穿上短袖的天蓝制服,戴着大盖帽去上班,下班;渐渐又换上了藏青色大衣,穿着藏青色裤子,依旧上班,下班。这么来去地换了几套,而立之年越来越近,父母也渐渐老去。而有时故地重游,儿时的铁路小区,早已换了几张新面孔,卫生所、学校不是转让就是破败不堪,生满荒草。
时间就像倒影在墙上的火车,从左边,渐渐开到天花板上,又从天花板上开到右边,然后就“轰隆隆”渐渐不见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们也失去了当时格物致知的心境。什么都熟悉,也就什么都失去了趣味,而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熟悉的才真的越来越少。铁路还是那个铁路,人还是那个人,不过也都不同了。说不出什么来日可期,只知道,和铁路一样,生活要向前走下去,直至结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