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曲牌体与板腔体之名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7248
摘要:从戏曲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声腔因风格和体裁的不同产生两种体制,即曲牌体和板腔體。在作更深层次研究之前,首当其冲应探讨何为曲牌体和板腔体。

  关键词:曲牌体;板腔体;界定

  一、曲牌体之名义

  预研究曲牌体,首先应知在一般辞书所述何谓曲牌。

  首先,在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词典》有【曲牌】条目:

  “曲学术语,指曲调名称。每支曲牌都从属一定的宫调,都有专名……每一支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平仄,添曲演唱都要以此为据。”

  上述著者认为:曲牌是指曲调名称,兼备词曲之名,即论及音乐有宫调、曲调、唱法;论及词的部分有字数、句法、平仄等因素。

  其次,《中国音乐词典》“曲牌”条目:

  “……绝大多数的牌名和曲牌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志,表明它是怎样的曲调,以及和这种曲调的歌词的特点,包括分段与不分段,每段的句数,每句的字数,字的四声阴阳,何处用韵等,即填词时必须遵循的格律。”

  上文提及曲牌填词格律方面有段、句、字、四声阴阳及用韵五个方面,这与《元曲大辞典》中所提的字数、句法、平仄三要素相比,要更加丰富与完整,但笔者不赞同著述中所所“绝大多数的牌名和曲牌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志”的说法。

  再次,廖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辞典》“曲牌”条目:

  “俗称【牌子】,古称【牌名】。……每支曲牌,各有其不同的格式,如某曲多少句,每句多少字,每句中平仄如何调理,何处为句,需要协韵,何处为逗,可以不协,协平韵还是仄韵,都有定格,为填词时必遵。”

  从其出版的时间可以看出,该著述较晚出版,这说明这一关于【曲牌】的解释,应是更丰富和完整的,而且从中我们可发现,无论是词的段落、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程式规定,但是并为提到曲词的内容。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曲牌”条目中,又补充了曲词为长短句,在格律中加入定格,形成六个因素。

  笔者将对上述有关“曲牌”的解释作如下归纳:

  1、所谓曲牌,是一种有唱词的音乐,唱词以长短句为主,少齐言句。

  2、曲词包含六大因素,即句数、字数、定格、用韵、句法和四声平仄;音乐有宫调、曲调、唱法三大因素。且音乐旋律、节奏与唱词互相配合,曲情与词情亦相互融合。因此,曲牌名称应与曲词内容相符。

  3、曲词与音乐的配合中,各个要素形成了严格的程式规定,但在程式化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即兴性与灵活性。

  二、板腔体之名义

  板腔体之音乐形式,在近代戏曲音乐中广泛使用,尤其是梆子腔、皮黄腔系列的剧种。其他各地方剧种也或多或少的使用板腔体的音乐结构。由于在戏曲文献中,很少论及板腔曲体的内容,大多将此曲体依附于强调剧种的音乐里说明。所以笔者认为虽上述论著均对板腔体未有详细的诠释,但是要想深入研究戏曲板腔,首当其冲,应需对其名义进行规范论述。

  首先,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辞典》“板式变化体”条目曰:

  “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种曲式,用于梆子、皮黄剧种,和大量新兴剧种。它以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通常节奏、节拍的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板式,连用各种板式间的转换变化,以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它是中国戏曲音乐中与曲牌联套体并列的一种曲式;它的形成年代虽远较曲牌联套为晚,欲以其通俗易解、易于掌握而为近代兴起的戏曲剧种普遍采用。这种曲式的形成,源于民间音乐的变奏方式。”

  笔者认为上述提到三点:其一,以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单位;其二,形成年代较曲牌联套晚,且与此联缀相并列;其三,源于民间的变奏方式。

  其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板式变化体”条目:

  “……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戏剧情绪。”

  上文除对板式变化体的结构进行描述外,还提到形成这一结构的目的,即表现各种不同的戏剧情绪。此外,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板式的演变派生”中列述:

  “在各类板式中,原版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一切板式都是从原版变化发展而来。”

  板式变化体一原版为基本音形,配合剧情内容发展形成【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等各种变奏曲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板腔体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板腔体形成年代较曲牌体晚,是源于民间的一种结构形式

  2、板腔体的唱词是整齐的七字或十字句之诗讃体,音乐是以上下对称句为基本单位。

  3、一般以中庸速度的上下两句【原版】为基础,进行各种不同音高、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奏,衍生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

  4、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板式变奏,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各种不同的戏剧情绪。

  参考文献:

  [1]李修生.元曲大词典[M].江苏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3]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高婧(1994.2—),女,甘肃省天水市,陕西师范大学,学历:音乐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